看似在替岭南官员说好话,但仔细一想就都是坑。
这不是明摆着说岭南的官员有好东西自己藏着吗?往小了说就是一口吃的,往大了说就是不把皇帝放在心里。不把皇帝放在心里,那岭南的官员是想要干什么?
皇帝当即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得力助手,以他性子自然能发现其中挑拨离间的话。
“朕记得荣安的封地是在岭南吧?王将军也跟着去了?算算日子,也快在岭南两年了吧?”梁武帝道。
“回禀陛下,正是荣安郡主的封地,前段时间她还给您递了信,说是在岭南造了些纸张,给您送过来看看。还说她引进了江南的水稻到岭南去,说是产量增长了不少,但水涝灾害也严重,这多长的还不够赈灾的,要让陛下您支持支持呢。”
内侍帮着皇帝处理公文,对于这些信件内容自然是了然于心,在梁武帝一开口,便立马把最近三个月岭南相关的东西找了出来。
梁武帝皱着眉,似乎有些忘记的样子道,“这倒是朕的不是,竟然把这个事情给忘了。没有想到荣安去了岭南这样的荒野,竟然还能造出纸来,了不得了不得啊。”
“朕记得,随着那些纸张来的,还有什么海货?那也是岭南的特产是吧?”
这一想起来,皇帝才记得王怀玉送来的年礼里,就有很多自己没有见过的特产。不过这些东西往前岭南送来的,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便交给手底下的人收拾了。
这一提起来,内侍立马就着他的话接道:“是的,荣安郡主给您送来的年礼里有好些干鲍鱼、海参和瑶柱、花胶这些,御膳房说是难得的好东西,就连太后娘娘吃了也说不错。”
“荣安有心了。”想起这个异性的郡主,还有王家人在边疆征战的功劳,梁武帝难得良心发现道:“岭南是个穷地方,能找到一条赚钱的路不容易。你派个人去店里走一趟,就当给给荣安个面子了。”
“陛下大恩,要是郡主知道肯定乐得不行。”内侍心情复杂,但依旧笑着替王怀玉谢了恩。
“她不是说岭南连个小史都找不到吗,既然这样子,你去书库看看有没有什么书,整理几册也给她送过去。就说钱粮没有,但书籍更宝贵,让她好好利用。”梁武帝又道。
往年岭南府还不是封地的时候,每年都要拨不少的赈灾钱粮去,但自从分给王怀玉当封地后,朝廷就没有再出过一分钱。
所以当梁武帝想起岭南的情况和王怀玉的哭穷,便用他认为值钱但不用花他的钱的书籍去抵债了。
这一批带着皇恩的书籍千里迢迢来到了岭南,正在为藏书发愁的王怀玉瞬间就松开了眉头。
“咱们这位陛下,这次倒是做了一件好事。”王怀玉笑道,抚摸着这些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搜罗出来的,带着霉味的书甚至是竹简,笑的跟看到金子一样。
“你信不信这些都是前朝的放在库房里的东西。咱们这位陛下既想要面子又不想花钱才送的这个。”林清风撇撇嘴,十分不屑道。
“我信啊,怎么不信,咱们陛下不就是这样的人吗?”王怀玉肯定着道,“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管他怎么想的,只要我们拿到东西且有用就可以了。”
“而且这不管是不是钱,至少可以证明了我写的信是有用的,咱们的陛下暂时还没有关注到我们,我们暂时还是安全的。”这一个信号,可比钱重要得多了。
明白她的言下之意,林清风哪怕是觉得这个皇帝太抠了,也只是撇撇嘴不在说话。
几大车的书,王怀玉让江先生等人分类出来,只要是他们手上没有的,就找些写字好看的多抄几本出来,分别送到各个县的书院,和外面的书肆去。
而得知了皇帝的态度或者说外界的一个态度后,王怀玉等人也放下了心来,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现在盐储量怎么样了?这个方式产量如何?海边哪里动静?”王怀玉看向旁边难得一见的楼命运问道。
“安全的事不用担心,有王将军和几万大军,就是皇帝的御林军来了也找不到一点端倪。产量我估算了一下,比传统要高上两到三层。目前储量也有五艘船了。”娄明运低声道。
因为晒盐事关重大,所以一开始的规模就很小,再加上人手不足,这一年的时间才积攒到五艘船。
听起来是不多,甚至也只是一个大县一年的盐用量,但不要忘了,这是他们私下弄的。这样的规模要是让朝廷知道了,那可是诛九族的罪!
“这些盐我们要怎么弄?”林清风问。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盐只要卖出去,就肯定会有人查到来源,要是迟一点等他们做好准备,那便什么都好说,但要是一出手就漏了底,那他们几个一个都跑不了。
“现在工人都做熟了,产量还能再长一点,要是能再多一点人手,怕是整个岭南府的食盐有供应得上。”林清风说着。
不过他也知道,岭南府有太多外人,实力复杂,还接近西南那边,在这里做私盐买卖,无疑是刀尖上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