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百姓遭到的冲击也不比西汉的百姓少。他们同样从来没有想过大汉有朝一日居然能够真的消失这件事情——即使是东汉后期,已经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他们厌恶朝廷,厌恶刘氏皇帝,恨不得诅咒那些皇帝和权贵们全部暴毙,但也真的没有想过大汉彻底灭亡这件事情能够成真。“要是能够让朝廷消失上一阵子,让那些公卿们知道改变,就很好了。”这是他们过往的愿望,也是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有过往的成功案例,也就是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开国。中间大汉朝廷消失了一段时间,公卿们也被干掉了一些,然后等到东汉重新建立,大家就都能够分到地了,身上的赋税也不算很重,还能够对未来抱有希望。——不要问他们是怎么知道东汉初期的生活情况的,那当然是通过老人们的口口相传,一代代传下来,他们知道的。因此,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大汉朝廷能够真的彻彻底底消失。但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们,原来朝廷并不是永恒的。那么,不论百姓们到底是想要参加起义推翻朝廷,还是只想过自己的日子、找个安稳地方,亦或者是刘氏大汉的忠实支持者,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他们的认知被拓宽了,他们的方向也更多了。-赵光义努力想要扯一扯嘴角,让自己露出一个并不在乎、非常淡然的微笑来,但他失败了。他的嘴角扯得格外僵硬,就分明是想要发怒却强行逼迫自己变成一个和善状态的不协调感。最终,赵光义放弃了,他僵着一张脸呵呵道:“朕倒是希望天下百姓能够遵从信奉一下天子的天命,好好地忠诚顺从自己的君父,而不是有一点事情就要跑出来搅风搅雨,将事情扯到天命上面。”“天命是什么人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东西吗?这是要上苍赐予的!”而他大宋,他赵氏,他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就是天命选中的对象。他就是大宋的天子,是天下臣民的君父。天下的百姓们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接受大宋的统治才对,没事儿闹什么天命,闹什么起义?!那不是起义,那只能是造反!——比如,蜀地那边的那群乱民。朝廷的法度命令都是有所考量,没有一个是随随便便胡乱发布的,他们若是有所不满,觉得有哪里不妥当,完全可以向当地官员请示,让当地乡绅和耆老与官员沟通,再由官员上报朝廷,告知他这个皇帝。然后他和朝中官员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这样下来,难道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吗?难道不是既合理又合法,还不违背忠孝节义?就非得搞出什么叛乱之事,搅得天下不得安宁!——这就是自私!王小波这群乱民不想过日子,难道其他百姓也不想好好过日子吗?他牵连的还不只是蜀地的良民,还有天下其他地方的百姓!-自从知道自己的大秦可能有那样一个结局,嬴政对于“天命”“正统”这件事情就看得非常开了。正统?理论上的正统,确实是要获得禅让,拥有授命,并且拥有天下。但是实际上的正统……作为一个打下六国的皇帝,嬴政只能说,从实际操作中,也不是一定要有那个禅让之类的流程或者信物的。如果真的能够打下来整个天下,并且稳定住统治,传承下去——这如何不是正统?名分这种东西,是可以事后找补的;即使皇帝不主动找补,天下的所有人也都会自动自发自觉地给皇帝找补,并且他们会比皇帝还要急迫。至于说两汉四百余年,那也不影响后来的朝廷。毕竟周朝还八百余年呢,不也没了吗?【第二个进步的地方,是在组织、计划、准备方面。】【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前期准备的农民起义。而不是匆忙的、突然的、随波逐流边走边看的农民起义。】【这一点同样是一个非常进步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过往的起义,很多都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突然举事,仓促行事,没有任何前期的筹谋和准备,更没有具体的组织和细致的计划。】【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长期的压榨和无望是大背景,而陈胜吴广两人选择起义,却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之下的临时决定。】【在去戍徭的路上,他们由于自觉前路无望,便决定干脆起义,然后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人手,干掉了军官,然后占据城池——这一系列操作虽然比较顺利,但实际上是没有前期准备的,这也就导致陈胜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操作颇为混乱。】【再比如绿林和赤眉,绿林军是为了求活,大家起兵最后落脚到了山上,然后就像是落草为寇一样,先是进攻周边的郡县,抢夺粮食和人口,顺便发展壮大,等到天下情况变幻,绿林军不得不分兵离开,接着才又有了想要拥立一个新君的想法。】【结果,拥立了新君之后,他们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占据据点、建立制度、发展壮大的计划,最终草草而亡。】【赤眉军也是类似的情况。】【他们没有计划,也没有细致的组织,更没有早先的准备。】【这也使得有一部分起义军在一定时期看起来非常像是流寇,而不是什么真的要争夺天下政权的起义军——这也算是很多起义军的共同问题。】【毕竟在什么都还没有的时候,就打算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干掉现有政权的人,实在是不多。】【大部分百姓之所以起义,都是被逼无奈,临时决定,而非长期谋划。】【这也是很多朝廷都不太重视农民起义军的原因之一——一群临时起义,毫无准备也毫无计划,甚至内部都不成组织的家伙,能有多大的威胁?】【但是黄巾起义不一样。】【他们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