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讷布并不太害怕明军攻打山海关,毕竟天下第一关,坚持十天半个月还是可以的。在山海关以北的辽西走廊,还有广宁前屯卫、宁远卫、广宁中左屯卫等一系列防御要塞,那里的留守部队正向关城陆续集结。此外,还有盛京将军率领数千名八旗精锐星夜驰援,很快就赶到山海关。总而言之,整个辽东的留守部队都在赶来。如果兵力不足,还可以在留守牛录里继续抽丁。盛京一带八旗官兵连同家眷,有十万之众,能再集结上万兵马。如果明军攻打关城,一定会碰个满头包,然后在消耗中持续失血,直至被京畿赶来的重兵一举歼灭。然而使者并没有叫嚣要攻城,仅仅警告清兵不许南下,这就让额讷布非常头疼了。明军在山海关以南十里的旷野上,拉了一道由铁丝网、壕沟构成的防线,严重影响消息沟通。前往京城的使者经常被野外的铁丝网勾住衣服,然后在挣扎中被明军发现。现在唯一能和京城保持联系的方式,是走山路前往遵化,绕道回京。遵化距离秦皇岛又很近,不知道明军什么时候会对那里发起进攻…………京城,慈宁宫外。西班牙海军将领佩德罗·德·奥昆多已经等得极不耐烦,如果不是语言不通,他很想问问身边的太监,太皇太后到底有没有决定要接见他。西南季风刮起后,西班牙舰队冒着触礁的危险一路狂飙,就是为了赶在明军发起进攻前赶到京城。没想到,佩德罗抵达一个月后,竟然还没能成功面见皇帝或者太皇太后。而阻止会见的,竟然是一种该死的跪拜礼。按照大清国的要求,外国来使面见皇帝和太皇太后,应该三叩九拜,高呼万岁。太皇太后认为,既然佩德罗接受了大清雇佣,那么就应该按照大清的臣子那样跪拜。佩德罗则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要求,并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在佩德罗看来,西班牙让海军暂时接受雇佣,不远万里来驰援大清,已经是极大恩惠,怎么可以再行这样屈辱的礼仪。如果让别人知道,他曾对东方皇帝行跪拜礼,那他战后返回西班牙时,就别指望授勋了。仅仅一个见面礼仪,就僵持一个月,佩德罗深深怀疑,大清是否有合作的诚意,是否有支付购船金额的财力。根据康亲王杰书的承诺,大清将会以五倍的价格购买四十艘战舰,包括圣母康赛普西翁号在内,总价高达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即四千五百万比索。其中,旗舰圣母康赛普西翁号作价三十万两,清廷支付一百五十万两购买。另外,还有水兵和四十艘小型战舰,也以雇佣的形式来到中国,每月的雇佣价格高达五十万两白银。正因为康亲王杰书保证,西班牙舰队一抵达渤海湾便能收到款项,费利佩四世才答应以这样的方式合作。现在,费利佩四世还等着运银船将巨额财富运回去,缓解西班牙皇室的债务危机。没想到,这样大的交易,竟一直卡在了跪拜礼上……慈宁宫内,太皇太后还在最后犹豫,要不要为杰书的承诺付钱。一千五百万两……这可是一千五百万两啊!一旦决定付款,后续每个月还要支付五十万两费用,如果打上一年,就要再掏六百万两。如果那些西班牙人战死或者负伤,还要支付每人三百两的抚恤……林林总总算起来,打一年的仗,就要支付西班牙人至少两千一百万两白银。大清一年的收入如今只剩下一千多万两。也就是说,整个大清一年半的收入加起来,才够支付水师一年的开支。康亲王杰书跪在地上,拿着刚刚收到的战报声嘶力竭:“太皇太后,决断吧。明贼已经在封锁山海关,下一步,就该打过来了。难道关内数十万八旗子弟的命,再加上伪帝的人头,还不值两千万两吗?”鳌拜道:“太皇太后,此事万万不可。什么西洋鸟船,一艘竟然值得一百五十万两。什么样的部队,一个月要五十万两军饷。西班牙分明在敲咱们大清的竹杠。咱们拿着一千多万两招募兵勇,一人一口唾沫,就将伪帝淹死了。康亲王这次出使欧罗巴,从中不知贪墨多少钱,咱们可万万不能给。”康亲王杰书愤然起身,指着鳌拜的鼻子骂道:“狗奴才,谁给你的胆子污蔑本王。”鳌拜站到一边,对杰书不予理会,又道:“奴才愿领五万兵马去会会伪帝,请太皇太后恩准。”康亲王杰书道:“五万兵马?山海关那边整整有八万明贼。他们迟迟不南下,为何,只因他们在封锁道路,在修建码头和仓库。若是没有水师,他们的后援和粮草源源不断运来,这个仗何年何月才能打完。还有,如果不能尽快把伪帝歼灭,南方那些逆臣,迟早会揭杆反叛。到时,你又如何应对?”鳌拜不屑道:“八万明贼又如何,当年咱们多少人,崇祯皇帝多少人?”“今时岂同往日?”“有什么不同,难道我就提不动刀,上不了阵吗?”“……”太皇太后被两个人吵得胸闷不已,一边是亲眼见过广东状况的皇室,一边是大清硕果仅存的宿将。哪一边都说得有道理。两千一百万两,大清并非出不起,不过那是二十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多少将士,杀了不知道多少人,搜刮了整个中国,才留下来的财富。一旦给出去,京城就真的没多少钱了。太皇太后看下玄烨,问道:“皇帝,你怎么看?”玄烨此时已经十三岁,经过几年历练,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处理军政大事。见太皇太后露出疲态,他开口道:“康亲王不远万里出使欧罗巴,是大家的主意。事前咱们说好的,只要能把西班牙舰队请过来,就是大功一件。如今舰队都来了,咱们战前赶走,似乎不太妥当。不如把那个佩德罗将军请进来,看他怎么说。”:()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