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战区废墟中收集遗物,把每一张照片、每一封家书送回故土,哪怕收件人早已不在。
人们开始模仿他。
学校开设“记忆课”,学生要采访祖辈,写下他们的生平;
医院设立“告别录音室”,让临终者留下声音给未来亲人;
甚至连AI系统也被要求植入“情感记忆模块”,学会理解人类为何会对一段旧旋律泪流满面。
宇宙也在变化。
地球发射的“文化包”陆续抵达其他星系。除了《共忆谣》,还有《母亲的针线盒》《父亲的自行车》《雨季的纸船》等平凡故事。异星文明起初不解,为何这些琐碎之事会被郑重保存?直到某一天,一颗机械星球的核心程序突然崩溃,只因它反复播放一段人类孩童的笑声长达三百小时。
它们终于明白:这不是信息,是灵魂的共振。
于是,星际间兴起“记忆外交”。不同文明开始交换“最珍贵的遗忘”??火星族分享他们失落的母语诗歌,鲸灵族传递海底古城的哀歌,甚至黑洞边缘的暗影族,也送来一段无声的思念波。
吴天的名字,渐渐成了传说。
有人说他是神,有人说他是疯子,更多人说,他只是一个不肯忘记的朋友。
直到某夜,他在忆归园的老槐树下打坐,忽见一道光从天而降。竟是那艘穿越虫洞的飞船返航,舱门开启,走出来的是当年听故事的孩子们,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探险家。
“我们去了三千光年外。”领头老者含泪说,“每到一个新世界,我们就讲你的故事。你知道吗?已经有十七个文明,因为他们听过‘白犬叔叔’,决定不再发动战争。因为他们害怕,万一输了,没人记得他们爱过谁。”
吴天笑了。
他抬头望天,星辰如海。
其中一颗微微闪烁,像是眨了眨眼??那是阿芽的忆核,在宇宙深处静静守望。
“该走了。”小禾的声音再次响起。
“去哪儿?”
“去下一个需要记住的地方。”她指向远方,“你看,又有门开了。”
果然,在极北冰原,在深海沟壑,在虚拟世界的尽头,一道道微光正在浮现。每一扇门后,都有人在呼唤名字,等待回应。
吴天站起身,拍去衣上落叶。
白犬的影子再度出现在他脚边,昂首摇尾,一如当年。
他迈出一步,身影渐淡,融入晨曦。
多年后,忆归园长出一棵新树,树干中天然形成四个字:**记得就好**。
每逢春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千万人在轻声应和。
而在宇宙某处,一名幼童指着星空问母亲:“那些亮晶晶的是什么?”
母亲温柔回答:“是人们没有忘记的爱。”
孩子笑了,举起小手,对着银河喊了一声:“奶奶!我想你了!”
那一刻,遥远星域,一颗沉寂已久的忆核,轻轻闪了一下。
如同回应。
如同归来。
如同,春天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