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照破山河 > 第 59 章(第2页)

第 59 章(第2页)

让杨徽之意外的是,这位传言中的神医格外年轻,看起来甚至不过而立,眉眼算不上英挺,却带着几分清冷。双眉是远山含黛的疏淡,眼尾微微上挑,睫毛长得不像话,垂目时在眼下投出扇形的阴翳。

面容清癯,目光温和,身着太医官服,举止间透着独属于医者的沉稳与从容。

“裴大人,杨大人。”肖令和拱手行礼,语气不卑不亢,“不知二位大人莅临,有何指教?”

声音也正如此人气质,好似雪山上第一抔解冻的土,又或是沉潭流墨,冷玉上迸溅开的酒。

杨徽之只是微微一愣,便很快反应过来,依照事先想好的说辞,言明自己病后体虚,特来请教调理之法。

肖令和仔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又为他诊了脉,提笔写下一张温补的方子,言辞恳切,医嘱详尽,确是一派良医风范。

闲谈间,杨徽之状似无意地将话题引开:"听闻肖太医不仅医术高明,更兼有仁心,昔日越东大疫,多亏您献方救人,可谓功德无量。"

肖令和闻言,垂下眸子,轻轻笑了一下:"杨大人过奖了。医者本分,不敢居功。倒是那些在疫病中逝去的百姓……"他言语间谦逊平和,说到这里时,低声叹了口气,神色间流露出些许悲悯。

“是啊,”杨徽之顺势问道,“听闻肖太医当时并非独自一人,身边似乎还有一位助手?”

肖令和闻言,点了点头,神色坦然:“杨大人说的是符观知吧?不错,那时他确实跟在我身边帮忙。”

“哦?”裴霜适时开口,语气平淡,“不知这位符医官,是肖太医的弟子,还是亲戚?”

“非亲非故,说来也是缘分。”肖令和似乎并未起疑,娓娓道来,"那还是多年前,我在晋南一带游历行医时,偶然遇见他的。当时他甚是落魄,病倒在路边,我看他可怜,便出手救治,让他暂时跟着我,帮忙打理些药材,也算有个栖身之所。”

“此人忠厚老实,手脚麻利,又对医药之事颇有天赋,我便教了他一些粗浅的医理。"

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几分回忆之色:“后来,越东大疫。我一心钻研药方,他也一直跟着,出了不少力。再后来,蒙陛下恩典,我得以进入太医院,见他一人孤苦,也无处可去,便举荐他来了太医院,做个采药师,也算有个正经前程。”

这番说辞合情合理,与墨竹查到的信息也能对上。杨徽之与裴霜交换了一个眼神。

“原来如此,肖太医真是仁心仁术。”杨徽之赞了一句,随即话锋微转,看似随意地问道,“说起来,近日翻阅医书,见到两味药,一味名为腐肠草,一味名为苦阴子,甚是奇特,不知肖太医可曾听闻?”

肖令和执笔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腐肠草……”肖令和沉吟片刻,缓缓回道,“此名听着有些熟悉。……啊,下官似乎在某本杂记中见过提及,据说生于西南瘴疠之地,有剧毒,极为凶险。然具体药性如何,却是不知。至于苦阴子……”

他语气顺畅了许多,“这味药,下官倒是知晓。性寒,味极苦,多用于清热祛湿,但用量需极为谨慎,否则易伤脾胃。”

肖令和回完了话,问道:“杨大人怎会问起这两味药?”

“不过是偶然看到,心中好奇罢了。”杨徽之轻描淡写地随口带过,继而问道,“说起来,今日怎未见符医官?”

“说来不巧。”肖令和神色如常,“他前些日子便出城,采药去了。太医院有些药材需得新鲜采集,他常去城外的山里,这一去,往往要月余方能回来。具体何时,下官也不知晓。”

“月余?”裴霜在此时微微皱眉,状似不经意间问道:“要去这么久?”

“山里寻药,本就耗时。”肖令和同他解释道,“有些更为珍贵的药材,往往生长在人迹罕至之处,需得耐心寻找。”

裴霜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话已至此,再追问下去便显得刻意了。裴霜与杨徽之又稍坐片刻,便起身告辞。

临别时,肖令和相送至太医院门外的白玉石阶前。春日的阳光斜照在他清癯的面容上,将太医官服上的暗纹映得微微发亮。

他驻足拱手,语气温和依旧,却比方才多了几分医者的细致叮嘱:"杨大人,方才那张调理方子,药材都需选用上品。尤其是其中几味,药房若存着去年的陈货,效用怕是要打折扣。大人府上派人抓药时,不妨多嘱咐一句。"

"有劳肖太医费心提醒。"杨徽之含笑回礼,目光掠过对方被春风微微拂动的衣袖。

肖令和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沿着来时的青石宫道缓步离去,背影在朱红宫墙下显得格外清瘦。

待他走出十余步,杨徽之脚下一顿,裴霜也微微侧身。两人无比默契地同时停下脚步,又都在抬眸间,看到彼此眼睛里的心照不宣。

二人并未立即离开,而是站在原地,仿佛在欣赏庭院中的一株古柏。

杨徽之的视线状似无意地追随着那道渐远的背影,尤其在肖令和侧身绕过一处影壁时,目光精准地落在他微微前倾的脖颈处——

太医官服严谨地包裹着身躯,领口高竖,恰好遮住颈后大半肌肤。然而就在他转头的瞬间,衣领与发际线之间,露出一小片莹润肤色。

那里,颈椎骨的轮廓清晰可见,皮肤平整光滑,不见丝毫异样。

“走罢。”裴霜并未多言,只淡淡收回视线,转头看向杨徽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