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 第98章 文君私奔(第2页)

第98章 文君私奔(第2页)

没几天就到了长安,一打听,原来是老乡杨得意在汉武帝身边当狗监(负责管理上林苑猎犬),是他在汉武帝面前推荐了自己,所以才被召见。

相如赶紧去拜访杨得意,问清楚情况,杨得意说:“陛下看了你的《子虚赋》,特别喜欢,还说可惜没和你生在同一时代。我就告诉他这赋是你写的,现在在家呢,陛下一听,马上就召你来了。你这次来,升官发财还不是手到擒来!”

相如连忙道谢,告别杨得意。第二天上朝,汉武帝见到相如就问:“《子虚赋》是你写的?”

相如回答:“是我写的,但那写的是诸侯的事,没啥看头。我给陛下写一篇《游猎赋》吧!”

汉武帝一听,立马让尚书给相如纸笔。

相如退下后,冥思苦想,奋笔疾书,写了好几千字,呈给汉武帝。

汉武帝一看,好家伙,写得太好了,当即就封相如为郎官。

当时和相如齐名的,还有个叫枚皋的。

枚皋是吴王刘濞的郎中枚乘的庶子。

枚乘曾经劝吴王不要造反,后来吴王造反失败身死,枚乘没受牵连,还被汉景帝召入朝廷,任命为弘农都尉。

枚乘在大国当惯了上宾,不愿意当地方小吏,上任没多久就托病辞官,跑到梁国去了。

梁王刘武喜欢养门客,枚乘去了之后就成了座上宾,很多文书都是他写的。

枚乘在梁国娶了当地女子为妾,生下枚皋。

梁王去世后,枚乘回淮阴老家,小妾不肯跟着走,枚乘一怒之下,把母子俩留下,只给了几千钱让她们生活,自己就走了。

汉武帝早就听说过枚乘的名字,即位后,派人用安车蒲轮(古代迎接贤士的隆重礼节)去接枚乘入京。可惜枚乘年纪大了,死在了路上。

使臣回来报告,汉武帝就问枚乘的儿子会不会写文章,派人一查,没多久枚皋就来上书,说自己会写文章。

原来枚皋从小就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十七岁的时候给梁王刘买(梁王刘武的长子)上书,被任命为郎官,后来被随从诬陷,丢了官职,家产也被没收。

一路辗转到了长安,正好赶上朝廷大赦,又听说汉武帝在找枚乘的儿子,就大胆上书毛遂自荐。

汉武帝召见枚皋,看他年轻儒雅,又让他写《平乐馆赋》,枚皋提笔就写,比相如速度还快,词藻也很华丽,于是也被任命为郎官。

不过相如写文章,虽然慢,但篇篇精品;枚皋写文章速度快,随手就来,但质量上还是比不上相如。

就连枚皋自己都承认不如相如,还说写诗赋就是消遣,不用太费心思,所以他的文章经常诙谐幽默,不太注重修辞。

后人说“马迟枚速”,说的就是他俩。

朱买臣,吴地人士,表字翁子。这位仁兄打小就痴迷读书,满脑子之乎者也,却对营生过日子一窍不通。

就这么着,晃晃悠悠到了西十多岁,还顶着个落魄书生的名号,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吃了上顿没下顿,妥妥的“贫下中农”。

家里就剩个媳妇,跟着他也是遭老罪了,没办法,为了糊口,俩人只能跑到山里砍柴,再挑到集市上换点零碎钱。

要说这朱买臣也是个“奇葩”,挑着柴担子,嘴里还叽里咕噜背个不停。

他媳妇跟在后面,听着那是一头雾水,估摸着又是在念什么古书。

刚开始还能忍,次数多了,媳妇可就炸毛了,好说歹说让他别念了。

可朱买臣倒好,跟没听见似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大,跟在集市上开个人演唱会似的。

媳妇劝了一回又一回,全当耳边风,再加上日子越过越穷,就靠这几担柴,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