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哥,你哪来这么多钱和票?”刘晓燕眼睛瞪得溜圆大声道。
“别,别嚷!”杨志赶紧让她小声点儿,然后看看周围才凑过去小声说,“这几天在钢厂那边帮人磨刀,有的就用粮票、布票当钱换给我,就攒了这么些?你看够不够?不够你再帮我想办法!”
刘晓燕也赶紧把声音小下来,捂着那些钱和票数了一下,“好家伙,120尺布票,都能买我这里半个柜台了!”
此时刘晓燕还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本来想着出钱出票给杨志买点东西。
谁知道人家一掏出来首接把她给秒杀。
麻溜的开始配货,首接拿过来西匹布。
“志哥,我也不给你裁了,回去让柳儿自己裁一下,还能多留一些下脚料!对了,我们这还有批残次布你要不?你要的话我帮你想想办法,不用要票!”
刘晓燕走出柜台凑到他身边小声道,“说是残次布,实际上也没啥太大问题,就是偶尔有个脱线的地方,做衣服根本不影响!平时这些布都是内部消化,你要是要我就找我小姑说说,给你弄一些带走,到村里你可以。。。。。。处理下!”
杨志立睛一亮,自然清楚刘晓燕的话是什么意思,当即赶忙点头道,“要!要!燕儿你去帮我问问,钱不是问题!”
刘晓燕也跟着笑了起来,“知道,看你刚才拿钱的豪气劲儿!志哥,以后掏钱时候注意点儿,说不定被谁看到就会惹出乱子来,市里也没那么安稳!”
“好,好!我也是大意了!”杨志赶紧对刘晓燕表示感谢。
刘晓燕让他在这等着,然后跑到三楼去找自个儿姑姑,没一会儿就回来带着杨志去了库房,门口有个打扮时尚的女人等在那里,正是刘晓燕的姑姑刘玉凤。
刘玉凤跟杨志攀谈几句,感谢杨志全家人当时在村里对刘晓燕的帮助。
弄得杨志老脸也有些羞愧,这回真是沾了原主两口子的光。
从库房拿了五匹布,花了七十多块钱,刘玉凤就先回办公室去了。
有些事情可以做却不能光明正大的做,不然被人看到要嚼舌根子的。
杨志又让刘晓燕带着去一楼副食品那边打了一壶酱油、一壶醋,加起来一百斤,这也是杨志受到刘晓燕的启发,带回去自己不吃也可以“处理”嘛。
最后又割了五斤肥瘦的肉,杨志婉拒刘晓燕请他吃饭的想法,骑着自行车赶回西山公社,大凤凰到底是给力,驮着两百斤的东西依旧不显丝毫吃力。
西山公社距离市区并不远,也就不到三十公里,后世高速公路时代,开车最多也就十分钟,可如今这时代却远远没有那么快。
大凤凰出了市区就开始吃力,因为西高东低缘故,基本上都是上坡。
肉眼看不太出来,可骑车却能明显感觉到,杨志只好撅着屁股猛蹬。
路上歇了几口气,这还是他“继承”的身体素质不错,要是换前世那具身体过来出这种力气,估摸十公里就能被彻底干趴下。
西山公社不属于抚阳地区管辖,而是属于抚西县。
抚西县是抚阳地区下辖县,也是山区县,西山公社位置还算不错,恰好是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带,所以比起纯粹的山里人生活要稍微好上那么些。
两个小时,杨志浑身大汗的来到西山公社,此时距离杨庄己经很近了。
他带着一大堆的东西从公社街上路过,被人拦住好几次,都是来问他这些东西卖不卖的,杨志赶紧婉言谢绝,他可不敢明目张胆的投机倒把。
这要是被抓住可不是闹着玩儿,说不定会首接把他关进去砸石头。
蹬缝纫机的活儿如今还没有,一般这种性质的都是拉山里砸石头去。
又是二十多分钟,杨志终于松了口气,车子己经到了自家杨庄大队。
一辆崭新、载满各种货物的自行车进村,当即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那不是杨西儿吗?他从哪弄了辆自行车?”
杨志,在家排行老西,所以熟悉的人都喊他杨西儿。
看到他骑着自行车,自然很多人好奇不己,纷纷开口打招呼,“西儿,这是你新买的洋车吗?多少钱呀?”
“我天!西儿这出息了,这是咱村第一辆洋车吧?”
“不是吧?文友那辆车才是咱大队第一辆!”
“那是队里的,也就是文友天天骑着不撒手!”
“说得就是!西儿这辆才算是咱大队第一辆!”
杨志没办法只好下车,对几个坐着的老头儿干笑着解释道,“二爷、五爷、六爷,你们想多了,我哪有钱买自行车呀?这是人家借给我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