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和茄子炸出来,大林几人也起来了。
“二哥,早上吃啥?”大林问道。
“没准备早饭,忍一忍中午吃席了。你们既然起来了那就别闲着,帮忙把桌子支上,凳子啥的都摆上,一会儿干活的人该下山了。”
跟大林他们交代完,李春让刘凤莲赶紧去烙白饼,一会儿下山人回来,进院儿之前每人要吃上一口,这是规矩。
不过,这种规矩以后也会随时代发展渐渐改变。
这个时期是按照老传统吃白饼。
再过些年,大家嫌白饼没滋味儿,制作还麻烦,干脆就改为用油糕。
等到了千禧年之后,首接用动物饼干代替,一包撕开,每人来一小块儿意思意思就算了。
改来改去,把老传统改没了,把其中的意义也改的面目全非。
传统吃白饼,是因为“饼”与“病”同音,吃白饼寓意驱邪去百病。
可改为吃油糕算什么?
从哪方面也说不通啊!
不只是吃白饼,后世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老传统都莫名其妙销声匿迹了。
到那时再想想,没有传统,其他的形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九点半左右,下葬的大部队回来了,院子里又热闹起来。
马三找到李春:“二哥,咱们几点开席?”
“你给大家烧点水喝,让他们休息一会儿,十一点准时开席。咱们预计十二桌,你让大林他们查一下人数。没来那么多人,就撤下几桌。”
“好,我马上去办。”
不一会儿,详细数字统计出来了,跟预计的出入不大,全部人加起来能坐满十一桌。
“要是数字准确,就让大林他们撤下一桌。”
“那一会儿万一还有人来呢?”马三问道。
李春呵呵一笑:“白事儿出殡之后不随礼,这时候没来的就不会来了,就这样安排吧!”
“我知道了。”
这时候,其他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李春来到厨房点燃大灶,给红烧肉加热,进行最后收汁。
十点半,所有凉菜制作完成,就等装盘上桌。
几个妇女“偷偷”品尝凉皮,一个个赞不绝口。
拆分熏鸡的时候,那的颜色以及独特的熏香味道,馋的她们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要不是李春瞪着眼睛盯着,非偷吃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