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大清王朝的兴衰 > 第1章 雪夜孤城(第2页)

第1章 雪夜孤城(第2页)

船靠岸,跳板放下。卢象升踏雪而下,年约三十五六,面如冠玉,双目如电,一见孙元化,便抱拳朗声道:“孙兄别来无恙!”

孙元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末将孙元化,参见卢总兵!复州孤城,三年困守,今日得见王师,如见天日!”

卢象升急忙扶起:“孙兄何出此言!你孤军守辽南,忠义可昭日月,卢某敬佩之至!”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绸缎,“此乃天子圣旨,命我督师辽南,与孙兄合兵,收复失地!”

孙元化双手颤抖,接过圣旨,缓缓展开。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字,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双膝一软,再度跪倒,热泪夺眶而出。

身后三百将士见状,齐刷刷跪地,山呼万岁。

风雪中,那声音穿透云层,首上九霄。

***

三日后,复州城内,临时帅府。

卢象升端坐主位,孙元化、陈策及诸将分列两旁。堂中摆着一幅辽南舆图,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尽在其中。

“诸位。”卢象升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奉旨督师辽南,携精兵五千,火器百具,粮草万石,更有战舰三艘,火炮二十门。此战,非为守城,乃为——收复失地!”

堂中众人皆动容。三年来,他们只知防守,何曾敢想“收复”二字?

“敌势虽盛,然其分兵守城,主力疲于攻复州,旅顺之围未合。”卢象升手指舆图,“我军当以水师牵制其海上兵力,主力由陆路突袭金州。金州为敌后粮道枢纽,驻有正黄旗精锐,若夺之,则复州之围自解,敌军退路亦断,辽南可复矣!”

众将哗然。

“金州城坚,敌军万余,我军仅八千,此计太过冒险!”一名将领起身反对。

“且金州距此百余里,沿途皆为敌控,雪深路滑,行军艰难。”另一人附和。

卢象升冷笑:“若一味死守,待粮尽援绝,复州必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金州若破,敌军粮道断绝,辽阳必乱,我军可乘势东进,收复辽南全境!”

堂中一时寂静。

孙元化缓缓起身:“卢公之计,虽险,然可行。我愿率本部为先锋,首扑金州!”

卢象升大笑,起身离座,亲自为孙元化斟酒:“孙公有此胆魄,辽南可复矣!此战若胜,我当奏明天子,为孙公请功!”

孙元化举杯,一饮而尽:“末将但求收复故土,功名利禄,不敢奢望。”

当夜,明军分兵三路。

卢象升亲率主力西千,携火炮十门,于复州城外列阵,佯攻敌营,制造大军反攻之象。火炮齐鸣,火箭如雨,杀声震天,引得后金军主力尽出应战。

孙元化则率三千死士,轻装简行,借风雪掩护,沿海岸线迂回北上。士卒皆裹白布为衣,马蹄裹布,悄然潜行。雪夜行军,寒风刺骨,士卒手脚冻裂,然无一人言退。

行至第三日,队伍己深入敌后。一名士卒因冻伤倒地,孙元化亲自为其包扎,割下自己披风一角裹其脚。那士卒含泪道:“将军待我如子,我死不足惜!”

孙元化抚其背:“好儿郎,活着回来,我请你喝辽阳的烧刀子。”

第七日黄昏,风雪渐歇。

明军己至金州城南二十里外的黑松林。孙元化下令全军隐蔽,派出斥候打探。

夜半,斥候回报:“金州城门未闭,守军松懈,似未料我军至此。”

孙元化立即召集百夫长以上将领,低声部署:“寅时三刻,分三路攻城。左路由陈策率五百人,佯攻南门,吸引敌军;右路由我亲率,从西门破城;中军埋伏于城东,待城破后截杀逃敌。记住,不许放走一人!”

众将领命而去。

寅时,天色未明。

陈策率部逼近南门,点燃火把,擂鼓呐喊,箭如飞蝗射向城头。守军惊醒,慌忙应战。南门守将正是后金正黄旗参领阿巴泰,此人骁勇善战,曾随皇太极征朝鲜,立下赫赫战功。

“明军反攻?!”阿巴泰披甲登城,见南门火光冲天,怒喝,“传令,调五百兵增援南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