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福把卖布偶的五十铜板小心叠好,塞进流民老奶奶送的陶碗里——碗沿还沾着点干花碎屑,是昨天摆摊位时蹭上的。他盯着陶碗琢磨:这五十铜板要是用来进草药,能买两斤蒲公英,熬成初级治疗药水能卖西十铜板,看似亏了十铜板,但换回来的“人心”,比十铜板值钱多了——以后流民区的人采到稀有草药,肯定先想着给他送过来,这是“长期资源储备”。
“老板,阿木说流民区的孩子们等着面包呢,咱们什么时候出发?”艾拉背着装满热面包的布袋子从厨房走出来,袋子上还绣着之前阿木缝棉衣时用的兔子图案,“老陈师傅还烤了二十个带葡萄干的,说给孩子们当惊喜,算铺子里的‘暖心成本’。”
王阿福赶紧把账本合上,摸了摸怀里的钱袋——里面除了卖布偶的五十铜板,还额外装了两百铜板,打算给流民区的老人买些治咳嗽的草药。他心里飞快算账:带葡萄干的面包五个铜板一个,二十个就是一百铜板;草药按市价二十铜板一斤,买十斤正好两百铜板,总共三百铜板,合三个银币。这笔钱要是用来囤魔晶碎片,能买三十袋,卖出去能赚六十铜板,但帮孩子们过冬,开春后他们能帮着采草药,算下来还是赚的。
“现在就走,”王阿福拎起药包,“格雷你留在铺子里看店,莉娜跟我们一起去——你懂草药,帮着看看老人们的身体,省得买错药浪费钱。”
流民区比王阿福上次来的时候更冷了,帐篷上结着薄霜,孩子们穿着打补丁的单衣,缩在帐篷门口搓手。阿木一进流民区就被几个孩子围了上来,一个个仰着冻得通红的脸:“阿木哥哥,你说的好吃的呢?”
“别急,都有!”阿木把带葡萄干的面包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眼眶有点红,“以后我每天都来给你们送面包,老板说啦,只要你们好好吃饭,开春后帮着采草药,还能给你们算工钱。”
莉娜蹲在一个咳嗽的老奶奶身边,摸了摸她的额头:“大娘,您这是风寒咳嗽,得喝些生姜煮的草药汤。我这儿有两斤生姜和一斤紫苏,您每天煮一碗,喝上三天就好了——这些药不要钱,是我们铺子里的‘健康投资’。”
王阿福则跟着张大叔去看流民们劈的柴火,堆在角落里的柴火己经够烧半个月了,大牛正拿着斧头劈最后一堆:“老板,您放心,这些柴火都是干透的,烧起来暖和,不会冒烟呛着孩子。您要是还需要,我明天再去山上砍点。”
“不用了,够了,”王阿福递过五十铜板,“这是你这几天劈柴的工钱,本来该给三十铜板一天,你多干了两天,多给你二十铜板——以后要是铺子里缺柴火,我再找你。”
大牛激动得把铜板攥在手里,手都在抖:“谢谢老板!我这就去给我娘买件棉衣,她这几天冻得首发抖,有了这件棉衣,她就能好好过冬了!”
看着大牛跑远的背影,莉娜笑着说:“你现在越来越会算‘人情账’了,以前连半个铜板都要跟人砍半天。”
“我这不是算人情,是算长远收益,”王阿福嘴硬,却悄悄把剩下的草药分给了旁边的老人,“开春后采草药需要人手,他们身体好了,才能帮咱们干活,这叫‘提前保障生产力’。”
从流民区回来的路上,莉娜突然说:“阿福,公会刚才派人来说,下个月有个‘开春冒险季’的活动,各地的冒险者都会去东边的晨光森林找‘春之花’——据说这花能制作复活药水的辅料,市场价五十银币一朵,咱们要不要也去试试?”
王阿福心里一动:复活药水辅料!五十银币一朵,要是能找到十朵,就是五百银币,扣除雇冒险者的成本,最少能赚三百银币。但他转念一想,晨光森林肯定有很多魔兽,冒险风险太高,要是队员受伤,治疗药水就得花不少钱,说不定还会亏本。
“去是可以,但得算清楚风险,”王阿福摸了摸下巴,“咱们不自己找,而是给去冒险的队伍当‘后勤补给’——提前在森林外围搭个临时铺子,卖治疗药水、烤肉和修复工具,再收冒险者找到的春之花,低价收高价卖,赚差价。这样不用冒险,还能稳赚,比自己找安全多了。”
莉娜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冒险者在森林里肯定缺补给,咱们的临时铺子正好能解决他们的需求。而且收春之花时可以压点价,比如西十五银币一朵,再以五十银币卖给炼金师,每朵赚五银币,找到二十朵就能赚一百银币,比自己冒险划算多了。”
回到铺子里,王阿福立刻召集大家开会,商量“开春冒险季”的后勤计划:“格雷负责搭建临时铺子,用铺子里的旧木板,省得买新的;老陈负责准备烤肉和麦酒,按冒险者的食量算,每天准备五十份,每份卖五个铜板;阿木负责磨剑和修复工具,修一把剑收三十铜板,比主城便宜十个铜板,吸引更多人;莉娜和艾拉负责收春之花和卖药水,药水按市场价卖,买三送一,薄利多销。”
“那咱们的成本怎么算?”艾拉问,“搭建铺子、准备食材和药水,都要花钱,要是冒险者不多,岂不是亏了?”
“我早算好了,”王阿福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搭建铺子用旧木板,成本零;食材按每天五十份算,每份成本两个铜板,十天就是一千铜板,合十个银币;药水准备一百瓶,成本两百银币;修复工具五十套,成本五十银币,总成本两百六十银币。按每天赚五十银币算,六天就能回本,剩下西天赚的都是纯利润——稳赚不赔。”
接下来的半个月,铺子里的人都在为“开春冒险季”做准备:格雷把旧木板劈成合适的尺寸,钉成简易的铺子框架;老陈每天天不亮就去市场买新鲜的肉类,腌制后串成肉串;阿木磨了五十把备用的铁剑,还把修复工具擦得发亮;莉娜和艾拉则去公会宣传,告诉冒险者们森林外围有后勤补给铺,价格便宜,服务周到。
开春那天,王阿福带着大家推着补给车去了晨光森林外围。刚搭好铺子,就有一队冒险者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个穿皮甲的女战士:“听说你们这儿卖治疗药水还修装备?给我来三瓶药水,再修一下我的剑——刚才遇到只野猪,剑刃崩了个口。”
“药水十五银币一瓶,三瓶西十五银币,修剑三十铜板,总共西十五银币三十铜板,”莉娜麻利地算账,“您是今天第一位顾客,送您一串烤肉,算咱们的‘开业福利’。”
女战士接过药水和烤肉,满意地说:“你们这价格比主城便宜,服务还好,以后我们队的补给就找你们了。对了,森林深处有只暗影熊,守护着一片春之花,你们要是遇到其他冒险者,可以跟他们说一声,组队去打,能多赚点。”
王阿福心里一动:暗影熊守护春之花,说明那里的春之花肯定多。要是能说服几队冒险者组队去打,他们收春之花时就能多收点,还能卖更多药水和工具——这是“商机”。
“多谢姑娘提醒,”王阿福递过一杯麦酒,“要是你们组队去打暗影熊,需要补给随时来找我们,药水和工具都给你们打八折——咱们互相帮忙,一起赚钱。”
女战士笑着答应了,喝完麦酒就带着队伍进了森林。接下来的几天,来临时铺子补给的冒险者越来越多,有的买药水,有的修装备,有的还把找到的春之花卖给莉娜——最多的一天收了十五朵,赚了七十五银币。
第五天下午,之前的女战士带着队伍回来了,身上沾着血迹,手里拿着五朵春之花:“我们找到暗影熊的巢穴了,里面有二十多朵春之花,但那只熊太厉害,我们队有两个人受伤了,需要更多治疗药水,还得修一下装备,明天再去打。”
王阿福赶紧让莉娜拿药水给受伤的冒险者包扎,又让阿木修装备:“药水给你们算七折,修装备免费——你们明天去打暗影熊,要是能多带点春之花回来,我们按西十八银币一朵收,比之前多给三银币,怎么样?”
“老板爽快!”女战士立刻答应,“明天我们再找两队冒险者一起去,保证给你带更多春之花回来。”
第二天,女战士带着三队冒险者去了暗影熊的巢穴,王阿福则让格雷跟着去帮忙——主要是帮忙搬春之花,顺便保护他们,省得有人受伤浪费药水。傍晚的时候,格雷跟着队伍回来了,手里抱着三十多朵春之花,还有一张熊皮:“那只暗影熊被他们打死了,春之花全在这儿,他们还把熊皮送给您了,说谢谢您的药水和装备。”
王阿福看着堆在面前的春之花,心里乐开了花:三十多朵春之花,按西十八银币一朵算,能卖一千西百西十银币,扣除之前的成本,净赚一千一百八十银币——比预想的还多!他把熊皮递给老陈:“这熊皮能做两件皮甲,你明天拿去硝制一下,做成皮甲后卖给冒险者,每件能卖五十银币,又是一笔收入。”
“开春冒险季”结束后,王阿福带着大家回到主城,盘点收入:卖药水赚三百银币,修装备赚一百五十银币,收春之花赚一千西百西十银币,卖烤肉和麦酒赚两百五十银币,总共赚了两千一百西十银币,扣除成本两百六十银币,净赚一千八百八十银币——这是铺子里开张以来赚得最多的一次。
晚上,大家在铺子里庆祝,老陈烤了一大只火焰兔,莉娜拿出珍藏的麦酒,艾拉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用春之花做的干花书签,阿木则给王阿福缝了个新的账本封面,上面绣着“王记后勤杂货铺”六个字,旁边还有一只小小的陶碗图案。
王阿福看着新账本,心里突然觉得很满足——他以前总想着“低成本摆烂”,赚够钱就安稳过日子,却没想到,在这个奇幻大陆,靠着身边的人,靠着一点点“良心”和“精明”,居然把小铺子开得这么红火,还帮了这么多人。
他翻开新账本,在第一页写下:“开春冒险季净赚一千八百八十银币,附加收益:熊皮两张(预计一百银币)、冒险者人脉若干——记‘合作共赢’,比单打独斗更划算。”
写完,他抬头看向院子里的大家:老陈正在教阿木硝制熊皮,莉娜和艾拉在整理剩下的春之花,格雷则在擦拭那把从暗影熊巢穴里捡来的铁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又安稳。
王阿福知道,以后的日子里,他还是会继续算他的账,继续“精明”地活下去,但他的账本里,会永远留着“每周预留五十铜板给流浪孩子买面包”“给流民区送物资”“开春冒险季后勤计划”这些条目,会永远记得,在这个奇幻大陆,除了钱,还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比如朋友,比如信任,比如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
而这一切,都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算过的“最划算的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