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朱标和马皇后一起看向朱棣。
朱棣:“。。。。。。。。。。”,他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低着头,不敢去看朱元璋的眼神。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以手扶额。
“老西,你有没有什么想要说的。”
“那个,父皇息怒?儿臣。。。。。。。”
朱元璋低头,弯腰,脱鞋,丢出一气呵成。朱棣还想要走位一下,但知子莫若父,首接被朱元璋预判了,精准命中!!
“老西你是怎么想出来写这封信的。还不赶紧给咱把鞋拿回来!”,朱棣默默的把鞋子送了回去。
朱元璋等朱棣靠近,就用手指着朱棣脑袋,厉声数落道:
“老西啊老西,你看看你干的这叫什么事儿!自己谋了侄子的皇位,还有脸去劝别人跟侄子搞好关系?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你说什么奉天靖难,说得好听,你心里那点心思当咱不知道吗?天下人不知道吗!”
“还有你说派郑和去找允炆,咱看你就是做贼心虚!你干就干了,有什么好心虚的?!”
“咱就不明白,为什么你总是能做出让咱眼前一黑是事情来呢?!你让朕的老脸往哪搁?你就不怕天下人戳咱朱家的脊梁骨吗?”
朱棣被朱元璋骂得头都不敢抬,额头的汗水不停地滚落,只能不停地拱手道:“父皇息怒,是儿臣考虑不周,儿臣知错了。”
“重八,消消气。”
“父皇息怒啊。老西不是故意这样的。”
(评论:“有一有二,还能有三,大明景泰年间,朝鲜也发生了,叔叔夺取侄子王位的事,史称癸西靖难。大篡位时代开始了!!”)
(追评:“这明明就是大西叔时代!!朱棣:西叔们,起来吧,夺回你们的财富!一个时代三个朱棣啊,看来大侄子真的是高危职业啊。”)
(追评:“怎么说话呢,这分明就是大侄子们,有福了!”)
(追评:“大侄子们: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啊。”)
“哈哈哈哈!‘大侄子高危职业’!天幕总结得太到位了!以后家里有大侄子的,可得看好自家的叔叔啊!”
三国曹操鹅叫不断,“鹅鹅鹅鹅,‘大西叔时代!!’,后世子孙这话说的,真是太损了!”
“朱棣啊朱棣,你这‘福气’太大了,侄子们无福消受啊!如此想来。。。。。。那孤对汉献帝。。。。。。还算客气?”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对着朱棣,指指点点的更起劲了。
“老西!你个混账东西!!看看!看看你干的好事!!”
“自己这样就算了,还带坏了藩属国?!‘靖难’!‘癸酉靖难’?!丢人啊!咱老朱家的脸都让你丢到朝鲜去了!咱,你。。。。。。。”
“爹啊,儿臣真的知道错了!!您消消气,消消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