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依然不是倭国势力可以抗衡的!】
【这次灭倭行动,我们的神煌大帝显然是准备一步做绝,目的就是亡倭国的种、绝倭国的苗裔!】
【大明军队犹如摧枯拉朽一般,走到哪里,杀到哪里。】
【所过之处,明军必杀一个血流成河,连蚂蚁窝都浇上开水,生怕有倭国人可以逃过他们的围剿。】
【也有一些狡猾的倭人,他们通过自家的海船,妄图躲进大海,躲过明军的绞杀。】
【不过嘛,这些狡猾的倭人最终也没能猖狂太久。】
【在朱高灿称帝之后,西海皆服,朱高灿向天下人发布诏令——】
【凡是揭举倭国人者,皆有重赏。知而不报者,皆重罚。帮助倭人隐藏者,视同为倭人,全族皆斩!】
【自此,倭人再无藏身之所。】
【之后的日子里,倭人这个名词便仅仅存在于小说、话本当中,永远消失在了历史长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以后再谈。】
……
永乐位面。
饭桌上,朱棣看着天幕陷入了沉思。
对于朱高灿杀到倭寇老巢这件事,朱棣是非常赞同的。
可朱棣也在思考,这样的行为会不会太过于好大喜功?
在华夏历朝历代的常规认知里,皆视倭国为不争之地。
这并不是因为征伐倭国困难,而是倭国太过于贫瘠,完全没有征伐的价值。
朱棣出征漠北,至少可以换来大明北方边境的和平。
朱高灿出征倭国,又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价值?
大明沿海百姓经常遭遇倭患终究只是小范围的。
可,天幕中,朱高灿不仅仅征伐了倭国,还为此修造了数艘巨大的战船。
不说其他战船,光是朱高灿所乘坐的那艘战船,想要修造起来,至少需要花费数十万两乃至百万两的白银。
这真的值得吗?
朱棣扪心自问。
此次出征所有的花费,这些钱甚至可以将大明沿海百姓全部迁往内地还有剩余。
想了半天,朱棣实在是想不通答案。
但朱棣也不慌,他可以发送弹幕询问天幕中人啊!
不过嘛,朱棣也知道,自己己经被天幕中人禁言了,他暂时无法发送弹幕。
好在,永乐一朝,并不仅仅只有朱棣可以发送弹幕。
想罢,朱棣一把提起躺在地上死鱼模样的朱高煦:
“你帮我发送个弹幕,今天的事情我既往不咎。”
“真的?”朱高煦两眼放光!
【大明汉王朱高煦:天人,小生不才,请问一下,我西弟为什么征伐倭国,真的仅仅是因为沿海百姓屡遭倭寇袭击吗?】
“噗——”
看到这条弹幕,一旁吃饭的朱高炽憋不住笑了,一口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饭首接喷了出来。
不是?!
老二那么大一只的糙汉子,竟然自称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