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三个月转瞬即逝。纪委调查的风波终于平息,组织上对相关事件也己形成结论。这次反腐行动成果显著,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主要领导特别对纪委的工作提出了表扬,这让负责此次行动的杨德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林丰达奉召进京述职。不久后,中央召开会议,决定免去他原有职务,并增补他为政治局成员。随后,经过讨论与研究,决定任命林丰达为京都市市委书记,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这一系列安排步骤清晰、权责明确,体现出组织上有序的培养意图。
随着林丰达入主京都,成为这座首都城市的主要负责人,他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此时距离下一届全党大会召开仅剩两年半时间,这一任命无疑释放出明确的信号。
林家的声望也随之达到了新的高度。适逢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在林丰达的建议下,由林家老爷子向中央提议举行一次高规格的集体缅怀活动。中央采纳了这个建议,专门组织了纪念大会。鉴于林家老爷子与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厚渊源,他荣幸地与主要领导人一同站在了缅怀队伍的前列。
九月九日下午,纪念场所内庄严肃穆。各级领导干部齐聚于此,共同追思先辈,回顾其光辉的一生和卓越贡献,对其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评价,尊称其为“人民领袖”和“伟大导师”。这次纪念活动规格高、意义重。
值得关注的是,林丰达代表中央和京都市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这位历史人物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缔造者之一,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革命事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杰出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为党和国家奉献了毕生精力。”
集体仪式结束后,林家成员又以私人身份进行了瞻仰。林家老爷子情绪激动,甚至依照传统礼节表达了敬意。他动情地表示,这位人物是那个时代最卓越的代表,其精神风范光照千秋。
对这次纪念活动,中央主要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活动组织得很好,非常成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这一评价,既是对活动本身的肯定,也体现了对林丰达组织能力的认可。
此后,在领导人办公室内,一场小范围的谈话正在进行。中组部负责人张瑞、林丰达与领导人围坐交流。
“怎么样啊,丰达同志,回到京都工作还适应吗?”领导人关切地询问。
“感谢领导关心,很适应。市委、市政府的同志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班子运转顺畅。市长高长远同志,之前在地方就曾与我共事过,算是老同事了,配合起来很有默契。”
“适应就好。”领导人点点头,话锋一转,“另外,现在南方某个重要省份的书记职位还空缺。你在那里工作多年,情况熟悉,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
“这个事情,组织上肯定有通盘考虑,我坚决服从安排。”林丰达谨慎地回答。
“你是政治局成员,有权利也有责任提出建议。而且你作为曾经在那里主持工作的同志,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会重视你的意见。”领导人鼓励道。
“既然如此,领导,我就首抒己见了。”林丰达略作思考,“我推荐现任京都市市长高长远同志,出任该省省委书记。”
“嗯。”领导人表示知晓,随即意味深长地说,“其实,这次的班子调整,也是为接下来即将召开的大会做必要的组织准备。一些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同志,应该得到重用;但同时,对于那些触碰底线、违反原则的干部,也绝不能姑息,必须严肃处理,以正纲纪。”
“领导的指示非常深刻,我完全赞同,坚决拥护!”林丰达立即表态。
“好,很好。”领导人表示满意,随即转向中组部负责人,“张瑞同志,关于高长远同志的任职提议,你们中组部要抓紧研究,尽快组织考察,形成成熟方案,按程序提交会议审议。”
“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尽快落实。”张瑞郑重承诺。
谈话结束后,林丰达与张瑞一同离开办公室,并肩走在走廊上。
“张部长,有件事,可能要麻烦你一下。”林丰达开口道。
“哦?什么事能让林书记你开口说‘麻烦’?但说无妨。”张瑞表现出兴趣。
“还是为了我那个儿子的事。”林丰达道。
“你儿子?是说小峰吧?我记得他是在部里担任处长?”张瑞确认道。
“正是。此前关于下派干部挂职的事情,因为相关责任人被查处而暂时搁置了。其中有一个地方副书记的实职名额空了出来。我的想法是,让林峰到基层去锻炼锻炼,补上这个缺。”
张瑞听罢,沉吟片刻,并未立即接话。安排一个岗位对他而言并非难事,但他需要权衡各方面因素。
“呵呵,小峰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个事情嘛,原则上不是不能办……只是,”他略作停顿,显出些许为难,“相关事件刚过去,这个岗位又比较敏感,如果首接安排林峰下去,恐怕容易引人议论,说我们照顾自己人,这对林峰今后的成长也不利啊。”
林丰达心领神会,知道对方是在权衡利弊。他不动声色地接话:“我理解组织的难处和你的顾虑。说起来,京都市委班子里,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也快到龄了。我看市委组织部的李建国同志年富力强,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他接任,进一步发挥才能?”
张瑞闻言,脸上露出了理解的笑容。用一个有实权的市委副书记职位,来换取一个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的机会,这其中的考量他自然明白。“林书记考虑得很周到。既然是这样,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也是我们组织部门应尽的责任。小峰的事情,我看可以妥善安排。”
至此,一场关乎人事安排的对话在默契中达成。表面上,林丰达用一个关键位置换取了儿子的基层锻炼资格,看似不对等。但他深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欲成大事者,必须着眼长远,有审时度势的智慧。任何一位能够走上重要岗位的领导者,都必然经历过类似的权衡与抉择,这是组织工作中不为人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