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把这张网,用他们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织给了他们。
当晚,孙老师帮他申请了康复期缓考,学校特批他可以安心休养。
林枫却拒绝了:“老师,我倒下了,但计划不能停。”
他让陈默把电脑拿来,靠在病床上,开始整理这次考试的复盘报告。
他要把每一道题背后的助记逻辑、关联知识点,重新梳理成一套更普适、更易于推广的方法,下个学期,他要让更多像赵子轩、张野一样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学生,看到希望。
第二天,赵子轩主动交出了他和高远的全部聊天记录。
林枫一页页翻看着,当看到高远发来的一个加密文件时,他嘴边泛起一丝冷笑。
点开后,里面赫然是一个表格,详细记录了十几个学生的姓名、专业、欠款金额,以及各自的“软肋”——或是家庭困难,或是急需绩点保研。
“他不是在做生意。”林枫的声音不大,却冷得像冰,“他是在筛选‘人质’,建立一个可以随时操控的名单。”
话音刚落,陈默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脸色瞬间沉了下去:“是小薇发来的消息。她说,高远下周准备向学生会施压,以我们开发的‘错题漂流瓶’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为由,要求学校查封我们。”
病房里一片死寂。
对方不仅在暗处放高利贷、贩卖信息,还要在明面上用“秩序”的帽子,将他们彻底按死。
林枫的目光从手机屏幕移开,缓缓投向洁白的天花板,仿佛能穿透它,看到更高处的规则棋局。
良久,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行。那我们就从他引以为傲的‘秩序’里,亲手撕开一条活路出来。”
深夜,确认护士查房结束,林枫悄无声息地拔掉了手背上的输液针头,细密的刺痛让他皱了下眉。
他撑着虚弱的身体,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熟悉的蓝色代码界面亮起,映照着他毫无血色的脸。
他没有去写复盘报告,而是在“错题漂流瓶”的后台,飞快地敲击着键盘,新增一个功能模块。
模块的名字很简单,只有西个字——互助接单。
在这个模块里,任何学生都可以匿名发布自己遇到的学业求助,而那些通过“逆袭计划”成功上岸的成员,则可以像网约车司机一样,自愿“接单”,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写完最后一行代码,点击上线,林枫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的账号,发布了新功能上线后的第一条信息。
那不是一道难题,也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一句话:
“谁愿意教一个差点放弃的人,怎么重新相信别人?”
点击发送。
做完这一切,他疲惫地靠在床头,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漾开一个极浅的笑意。
窗外,夜色正浓。
远处,404宿舍的阳台灯还亮着,像一颗倔强的星。
赵子轩正抱着一个外卖配送箱,就着阳台的灯光,在一张传单背面奋笔疾书,把他那些土味情话的创作灵感,全部改写成了一个个让人捧腹又好记的线性代数公式。
林枫的计划,己经有人开始执行了。
他安心地闭上眼,准备休息片刻。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了一下,一条推送通知弹了出来。
是“互助接单”模块收到了第一条回应。
那不是对他那条提问的回答,而是一条全新的、匿名的求助帖。
帖子里没有题目,没有公式,只有一行被泪水浸泡过似的、颤抖的文字。
“我被困住了,还有办法逃出来吗?我快喘不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