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十七分。
这个时间点像一根毒刺,扎进林枫的视网膜。
大部分同学早己进入梦乡,而他们的心血结晶,却在一个陌生的IP地址下被悄然篡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怒火,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动。
IP地址指向校外,一个距离学校南门仅五百米的商业区。
那里网吧、餐馆林立,但最可疑的,是几家二十西小时营业的文印店。
林枫没有惊动任何人,他打开了校园卡的消费后台查询系统。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会用到的功能,但此刻,它成了唯一的线索。
他输入了团队另外三名核心成员的名字:高远、白宇,还有那个总是沉默寡言、默默做事的小舟。
筛选时间范围:最近一周。
筛选地点:校内所有支持校园卡支付的商户。
结果很快跳了出来,像一张无形的网,精准地捕获了猎物。
消费记录显示,白宇的校园卡,在周三、周五和周六的深夜,都在同一家名为“文印之家”的打印店有小额消费记录。
时间,都集中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
证据链正在闭合。
林枫拿起手机,拨通了“文印之家”老板老郑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老郑带着睡意的、不耐烦的声音:“谁啊?这么晚。”
“郑老板,打扰了,我是A大的学生林枫。”林枫的声音冷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我想问一下,这几天深夜,是不是有我们学校的学生去您店里打印过一份很厚的学术报告?”
“学生打印作业?天天都有,我哪记得清。”老郑的声音里满是戒备和推脱,“再说了,学生的东西我也不掺和,这是规矩。”
林枫没有和他争辩,他只是放缓了语速,用一种近乎闲聊的语气说道:“您女儿去年考研,也是一个人熬到天亮吧?听说当时打印专业课资料,您都亲自守着,生怕打印机卡纸,耽误她一分钟。”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死寂。
这片刻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有力量。
三秒后,老郑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上了一丝疲惫的共情:“周六凌晨,快两点半了。有个叫白宇的男生,拿着U盘来,一口气打了三份彩印胶装的‘终版报告’。我看了一眼封面,项目名和你们那个‘城市更新’课题一样。他那个U盘,名字很特别,叫‘答辩用勿改’。”
“谢谢您,郑老板。”林枫挂断电话,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擂动。
“答辩用勿改”。好一个“答辩用勿改”。
林枫立刻将打印时间与云端文档的编辑日志进行交叉比对。
果然,白宇打印“终版报告”的时间,恰好在凌晨2点17分那次“最终修改”之后。
那个修改版本,不仅整合了他和苏晚晴独立完成的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部分,还将所有原始的贡献者注释——那些标记着“林枫-v3。2”或“苏晚晴-数据修正”的痕迹——全部删除,替换成了一行冰冷的文字:“由团队统一撰写”。
这是赤裸裸的窃取。高远和白宇,联手导演了一出瞒天过海的好戏。
林枫没有立刻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