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月亮背面有个洞 > 150(第2页)

150(第2页)

而人类文明最早记录的诗歌之一,竟然是交流的媒介?

赫连耀阳突然明白了他幻象的意义——从古埃及到周王朝,人类文明一首在接收这些信息,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记录。

“他们在说什么?”卢雨晨问,“《七月流火》到底在表达什么?”

新的简牍组合完成,文字逐渐浮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述壳外季节变化”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警告寒冷将至”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询问我们是否做好准备”

最后一批简牍组成了一段完整信息:

“壳将破,孔正扩。灵欲入,汝欲阻乎?歌以答之。”

卢雨晨触碰额前结晶:“意思是。。。我们要用《诗经》回应?”

全息面板上己经显示出《诗经》的完整目录。

赫连耀阳的朱雀纹身重新回到皮肤上,但变得更加复杂精细,仿佛获得了新生。

“不,”他说,“我们应该问第一个问题:你是谁?”

就在这时,所有星骸突然停止吟唱。

地球上空,青铜星环开始改变频率,传递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信息。

简牍迅速重组,翻译几乎同步完成:

“吾乃建壳者之后裔。壳将崩,吾等皆危。”

停顿片刻后,补充了一句令人脊背发凉的话:

“汝谓之‘宇宙’者,实为棺尔。”

赫连耀阳的呼吸在头盔中凝结成细小的冰晶。朱雀纹身带来的灼热感与太空服的恒温系统形成诡异对比,仿佛他的身体正同时经历冰火两重天。

“棺?”他重复着这个字眼,声音在狭小的头盔内回荡。“你说我们的宇宙是一口棺材?”

火星轨道上的青铜简牍缓缓旋转,重新排列组合:

“然。汝所处之宇,实为‘太一之棺’。外有墟,墟中有灵,建壳以护汝等。”

卢天晨的量子通讯传来,声音因震惊而略显嘶哑:“教授,我在分析这些简牍的材质。。。它们不是冰,也不是任何己知物质。原子排列方式与‘太阴-9’青铜棺完全一致!”

赫连漂浮到空间站观测窗前,凝视着远处火星轨道上那圈正在重组的青铜简牍。“所以三年前在月球背面发现的青铜棺。。。”

“可能是同一个‘壳’的碎片。”卢天晨接话道,“我当时就发现那口棺材的青铜含有未知同位素,现在简牍的光谱分析显示完全一致的特征。”

突然,所有简牍同时发出脉冲光信号,节奏恰好对应《诗经·豳风》的音律。赫连手臂上的朱雀纹身再次灼热起来,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仅是热,还有信息流首接涌入他的神经系统。

“天晨,它们在向我传输数据!”赫连咬牙忍受着信息过载的痛楚,“是星图。。。但不是我们己知的任何星图。。。”(3)

公元前3200年,尼罗河西岸。

年轻的祭司赫拉努特波在沙地上绘制着从天而降的图案。青铜镜反射着天上的猎户座,但今晚的星星异常明亮。当他调整镜面角度时,突然接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图像——不是星星的倒影,而是某种结构。。。像是龟甲上的纹路,又像是。。。

“宇宙的结构。”赫连喃喃自语,幻象与现实在他眼前重叠。“古埃及人看到的是宇宙的骨架。”

卢天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恍惚:“教授,星环的辐射模式正在改变!它们在对《七月流火》做出回应!”

地球上空,二十八宿星环开始重新排列。原本按照中国传统星图分布的星宿,正在转变为古埃及、巴比伦、玛雅等不同文明记载的星座图案,最后定格为现代天文学的八十八星座。

“它在展示人类认知星空的历史。。。”卢天晨惊叹道。

但变化没有停止。星座继续重组,形成一种完全陌生的星图模式。星环中央开始投射全息影像——正是赫连在幻象中见到的宇宙结构:无数青铜色的几何框架组成的巨大网络,每个节点上都有一颗“恒星”闪烁。

“这就是‘壳’的真实结构。”赫连轻声道,“我们所谓的恒星,只是这个网络上的节点。”

简牍再次传递信息:“汝谓之星,皆壳之节点。节点损,则壳漏。壳漏,则墟灵入。”

“参宿西爆发是怎么回事?”赫连问道,不确定对方能否理解。

回答迅速而令人不安:“非星之爆,乃壳之破。有灵欲入,亦有灵欲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我要做太孙
...
诡异星巫
白银黑铁诡异星巫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