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天起,小草的语言功能仿佛决堤的洪水,开始快速恢复。虽然话依旧不多,声音也总是很小,但她己经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她会对王翠花说:“翠花姨……今天的粥……好喝。”她会问林晚:“晚姐……箭……怎么练?”她会向林小满请教:“小满姐……这个……怎么缝?”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一次只有苏晴和她独处时,她轻轻地、带着一丝犹豫地说:“苏姨……我……我不叫小草。”
苏晴心中一动,柔声道:“那你能告诉苏姨,你叫什么名字吗?”
女孩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回忆一个遥远而珍贵的秘密,然后抬起头,清晰地说道:“我叫……王小丫。妈妈……都叫我丫丫。”
丫丫。一个如此普通,却又承载着母亲无尽爱意的名字。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是那个代号般的“小草”。
丫丫的康复有目共睹,但她对男性的恐惧,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她可以和陈默等男性成员共处一个食堂,不再有激烈的应激反应,但会明显紧张,低头不语,快速吃完离开。
苏晴知道,要彻底治愈这道伤痕,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安全的男性形象认知。而最好的人选,就是她的救命恩人——张卫国。
她选择了一个下午,阳光正好,丫丫情绪也比较稳定的时候。她先和丫丫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丫丫,还记得苏姨跟你说过,是谁把你从那些坏人手里救出来的吗?”丫丫点了点头,小声说:“是……张叔叔。”“你想亲口谢谢他吗?张叔叔是好人,是他打跑了坏人,他和其他人不一样。”苏晴耐心地引导。
丫丫玩弄着衣角,显得很挣扎,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苏晴让王翠花去请张卫国。当张卫国那高大挺拔、带着军人硬朗气息的身影出现在医疗室门口时,丫丫的身体还是下意识地绷紧了,向苏晴身后缩了缩。
张卫国显然也被提前告知了情况,他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来,脸上惯常的严肃表情变得有些无措,他甚至刻意收敛了身上的气势,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柔和一些,虽然效果有限:“丫……丫丫同志,你好。”
苏晴鼓励地看着丫丫。
丫丫深吸了一口气,从苏晴身后慢慢探出身子,低着头,不敢看张卫国的眼睛,用细若蚊蚋的声音飞快地说道:“谢……谢谢张叔叔……救了我……”
说完,她就像完成了无比艰巨的任务,立刻又缩了回去。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让铁塔般的张卫国浑身猛地一震!
他愣在原地,看着那个瘦弱、胆怯、却努力表达感谢的女孩,脑海中瞬间闪过一片空白,随即是翻江倒海的回忆——他那在末世初期混乱中不幸罹难的女儿……那个时候,大概也正是丫丫这般年纪……他的女儿,小名也叫妞妞,也会这样怯生生地跟他说话……
这个经历过无数血火、见惯了生死离别、总是以最坚强一面示人的老兵,眼眶毫无预兆地瞬间红了!一层水光迅速弥漫了他锐利的双眼。他猛地扭过头,不想让丫丫看到自己的失态,但那微微颤抖的肩膀和极力压抑的、沉重的呼吸声,却暴露了他内心汹涌的情感。
他抬起粗糙的大手,胡乱地在脸上抹了一把,声音变得异常沙哑哽咽,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哭腔:“……没……没事……应该的……你好好的……就好……好好的……”
他没有多说,也无法再多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几乎是仓促地、有些狼狈地转身大步离开了医疗室,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丫丫惊讶地看着张卫国离去的背影,又抬头看向苏晴,眼中充满了不解和一丝不安:“苏姨……张叔叔……他怎么了?是我说错话了吗?”
苏晴搂住丫丫的肩膀,轻声道:“没有,丫丫没有说错话。你是说了最好听的话。张叔叔……他是想起了很重要的事。他是高兴的。”
自此之后,丫丫的康复进入了快车道。她开始更主动地走出医疗室,尝试融入堡垒的日常生活。
苏晴也在尝试着将她的精神治疗药物减量。
她先是帮着王翠花和陈姨在厨房打下手,学习辨认野菜,清洗食材,烧火。她手脚勤快,学得认真。“丫丫,把这筐土豆皮削了。”“哎,好的翠花姨。”简单的对话,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她跟着陈姨和吴伯去打理那片小小的菜园和粮食地,学习除草、浇水、间苗。泥土和植物似乎让她感到安宁,她常常蹲在田埂边,一看就是好久。
她甚至开始跟着林小满学习缝补衣服,虽然针脚歪歪扭扭,但她乐此不疲。
堡垒里多了一个忙碌的、小小的身影。她依旧话不多,见到男性成员还是会下意识地避开眼神,加快脚步,但不再有恐慌。她会小声地称呼“陈叔”、“吴伯”、“李叔”、“吴磊哥”、“小海哥”……虽然声音很小,但每个人都认真地回应,给予她最大的尊重和空间。
她的存在,像一缕清新的春风,吹拂过这座始终被末世紧张氛围笼罩的堡垒。她带来的不仅是多了一个劳动力,更是一种象征着“生活”而非仅仅是“生存”的气息。看到她小心翼翼呵护幼苗的样子,看到她认真缝补衣物的侧脸,听到她偶尔和女眷们低声说笑的声音,仿佛都在提醒着每一个人,他们挣扎求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守护这些微小却珍贵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