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妙音说完话后,就看向张觉夏,“表妹,我知你和映月小姐交好,这媒你可得帮我啊!成与不成的,我也得去趟李家,把这事儿给他们说了。可是”“你是不是怕李夫人把你赶出来?”“嗯,还是表妹懂我。”“没事的,你是知县夫人,李夫人怎么着也得给你留点情面的,大胆地去就行了。”宋妙音站起身,可怜巴巴地揪住了张觉夏的衣角,“觉夏,好表妹,你就帮帮我吧!刘捕头和刘太太的意思,是想成了这门亲。所以”“我的好表嫂,你和表哥还怕一个捕头不成。”宋妙音连连摇头,“觉夏表妹,我们不是怕刘捕头,而是感激刘捕头。我家夫君来到顺和县,第一次出门办案,差点落入歹人手中,就是刘捕头不顾自身安危,救了我家夫君。他现在有求于我们了,说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要是不帮,岂不是太没良心了。再说了,刘捕头现在最大的心事,就是看着自己的闺女出嫁了。”“既然是救命之恩,那就得好好谋划谋划了。”宋妙音乐得就差尖叫了,“我就知道觉夏妹妹最好了,不会见死不救的。”张觉夏心里琢磨着,这事儿如果冒然去找李夫人,她和宋妙音怕是都会被赶出来。可如果去找李锦元,事情或许还有转机。她把心中的想法给宋妙音说了说,宋妙音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觉夏,我本来是打算着,让你给映月小姐说说这事的。”张觉夏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李齐亲事这事儿,就别让映月掺和了。”宋妙音不解,“为什么啊?他们不是亲兄妹啊!”“我的好表嫂,映月她人在京城,你让她掺和进来,这不是添乱啊!捎个信一来一回就是一个多月,哪边也等不起啊!”宋妙音用手拍了拍脑门,“我这可真是关心则乱啊!一门心思地想着你和映月小姐的关系好,就想走她的门路。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她人不在顺和县,这事儿闹的。”“表嫂,你也不必懊恼,我现在就去找李老爷。”“还需要我去吗?如果需要我,我也和你一起去。”“暂时不用,我先把你的话说给李老爷听,如果他同意了,这事儿就好办了。”“那我就静候你佳音了。觉夏,我也不回县衙了,就在你这里等着了。我是怕了刘太太了,她看到我回去之后,保准又得问我结果如何。我又得陪着她说话,然后,我的嗓子就废了。”“那行,你安心坐着,要是累了,就去客房睡一会儿。”“那你去吧!”在宋妙音期盼的眼神下,张觉夏出门了。她坐上马车后,林远就问她去哪儿,张觉夏想了想,“先去李家的铺子。”果真她没猜错,李锦元确实在自家的铺子里待着。他见到张觉夏微微一愣后,笑着把张觉夏迎到里面。铺子里几个眼熟的伙计还有掌柜都和张觉夏打了招呼,李锦元在一旁更是滔滔不绝,“别看着这些老家伙们都老了,可干起活来一点都不输年轻人。就我这绸缎庄,以前李齐经营的时候,每个月都赔钱。我交到这些老家伙们手上,当月就挣了银子。说到底,还是你和映月帮了我大忙啊!”“伯父,你的感谢我已经收下了。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伙计和掌柜为何如此,兢兢业业地为李家着想啊?”“这倒没有想过?还请贤侄女帮我解一解谜底吧!”“伯父又说笑了,您经商多年,早就深得这些伙计和掌柜们的心。他们服你认同你。您呢心中也有他们,他们自是愿意帮您分忧解难了。”“对,对,是这么个理儿。”李锦元把张觉夏带到一个稍微宽敞的房间,小伙计很快就上了茶。李锦元让着张觉夏喝茶,“贤侄女有事就直说吧!”张觉夏惊讶地看向李锦元,“伯父您怎知,我找您有事?”“你平日里最忙了,要不是有事儿,你会舍得出门。”“伯父当真是料事如神,我找您确实是有事儿要说。”张觉夏也没藏着掖着,很是坦诚布公地把刘捕头,要和李家结亲的事,说了说。她说得很详细,包括刘捕头求到了知县大人那里,还有知县夫人亲自上门拜托她来说这事儿。当然,刘捕头家的闺女是个什么样子,她也如实说了。李锦元熟识刘捕头,知刘捕头为人不错,很是仗义。“觉夏,你说这个刘细枝,我应该也是见过的。嗯,是个好孩子,我这边没什么问题。如果刘捕头真瞧得起我李家,想和我们李家结亲的话,那我们就择吉日,上门提亲。”“不是,这?”张觉夏惊讶不已,“伯父,您大可不必为了我的面子,答应的这么痛快。这个姑娘劲大,脾气也大,万一哪天打了刘齐,你可别上门找我的麻烦啊!”李锦元指着张觉夏,“这么快就把自己摘出来了。”“伯父,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李锦元叹了一口气,“我们李家一直以来,都不是以貌取人的人家。刘姑娘我见过,品性没得说。那年我的马不知怎么被人惊了,这马和疯了似的往前奔跑,我停也停不下,跳也不敢跳。只能在马车上蜷缩着,等待命运的转机。就在我快要绝望时,一位身强力壮的小姑娘,帮我拉住了缰绳,成功把那发疯的马停了下来。后来,我一打听,帮我拦下发疯的马的小姑娘,大名叫刘细枝。刘捕头家的闺女。”“合着您认识啊!”“一面之缘而已。觉夏你不用想太多,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只要不委屈了人家姑娘,怎么着都好说。”张觉夏听了李锦元的话后,心里也算是有了数,不过她还是好心地提醒了李锦元,“伯父,知县夫人可是说了,这位刘姑娘有拳脚功夫,脾气也不好,我怕”“你是怕刘姑娘会动手打李齐?”:()被逼嫁深山,开荒种田过红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