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还请您不要没收这本连环画。”
“你误会了。事实上,我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班主任给周一倒了杯茶水,笑着说道:“咱们前面机务段里的火车司机李爱国同志,把稿费捐了出来,段里面成立了教育基金,专门资助你们这些家庭困难的同学。”
“以后每个月,你能得到五块钱的生活补助。”
说着话,班主任把钱递了过来。
看着那五块钱,周一呆愣住了。
有了这五块钱,她就不用每天下了课之后去捡煤渣,而能把精力集中做做作业上了。
“老师”
“拿着吧,不要辜负了段里面和李爱国同志的期望。周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老师,请您放心!”
周一重重点头。
她的心里一道声音流淌:“爱国哥,请你放心!”
连环画报编辑社内。
“两万五千本全部销售一空,新华书店那边要求咱们赶紧再送一批过去。”
“快快快,老王,通知印刷厂赶紧加印。”
总编挂掉电话后,兴奋的拍了拍桌子。
《连环画报》作为业余书籍,能够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销售出五千本,这已经创下了创刊以来的记录。
不。甚至是打破了国内同类期刊的记录。
总编抬起头看向编辑何云山:“小何,目前国内画报类杂志的单日销售量最大有多少?”
何云山翻阅了一下资料:“是华东人民出版社的《工农画报》第三十五期,单日售量是两万三千本。”
“我记得那期,封面是农业劳模会师。因为性质特殊,农业部进行了大采购,分给了下面的公社,这个记录当不得真。”一个老编辑举了举手。
“没想到咱们这期《连环画报》依靠读者就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总编兴奋之余,想到了什么,连忙招呼何云山:“小何,你立刻联系那个火车司机,请他把下一期的画稿送过来。”
总编停顿了下,改口道:“不,你亲自去一趟,同时告诉他,稿费提高到二十块钱一副。”
二十块钱一副画稿。这可是创造了全国画稿类稿费的记录。
但是编辑社里的那些编辑们没有人提出任何意见。
“我马上去。”何云山也很兴奋。
他预料到了《功夫熊猫》肯定会火爆,却没有料到火爆到这种程度。
何云山骑上自行车狂奔到前门机务段,直接敲了敲工作室的大门。
“同志,你是来找我师傅的吧?”一个姑娘从旁边的大棚里钻出来,跟他打招呼。
何云山询问:“我是期刊社的,李爱国同志人在哪里?”
“小西山工地。”那姑娘指了指远处。
三十分钟后。
何云山站在工地的外面,看着对面那些全副武装的战士们,他陷入了沉默之中。
上次他找李爱国,就了九牛二虎之力。
难道今天还是如此?
这个火车司机怎么那么忙?
其实何云山这次错怪了咱李爱国。
今天是小西山隧道贯通的日子,李爱国所需要做的就是悠闲的站在旁边,等待盾构机贯通隧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