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坦是总工,下面有十几个研究员。
进到科室内,张坦介绍了李爱国的身份,并且宣布了新式履带的研究项目定项。
大部分研究员都表示了支持,只不过也有几个研究员神情有些难看,其中戴着眼镜,留着中分头的年轻人举了手:“张总工,咱们的履带设计已经搞出来了,这个时候更换设计方案,是不是太草率了。”
“张士奇同志,更换履带设计方案是因为咱们的原方案,无法满足新式坦克的需求。”张坦皱了皱眉头。
另一个研究员站起身附和张坦:“张总工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新式坦克是下一代的主力坦克,咱们必须要使用最好的技术方案。”
说完话,他斜了张士奇一眼。
这两人好像有点矛盾啊李爱国习惯性的观察着现场的情况。
此时研究员们也开始讨论是否应该更改技术方案。
最终,支持更改技术方案的声音,压过了保留原技术方案的那一派。
“我对于更换方案持保留意见。”张士奇的性子有点骄傲,见没有得到的大家伙的支持,直接坐了回去。
张坦是总工,不是政工干部,对于技术员们闹脾气也没在意,随后把那些研究员召集在一起。
“咱们新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三种新技术。现在由爱国同志给大家伙讲一讲。”
李爱国知道轮到自己了,把三种新技术的原理讲了一遍。
“其实这三项技术的原理很简单,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终的技术方案。”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你们新式坦克参数呢?没有参数,搞毛线啊!
张坦也听出来了,他一边让那些研究员们先开始研究三种新技术,一边把李铁锤请进了办公室里。
“爱国同志,坐。”
请李爱国坐下后,张坦拿出一份资料,递了过来。
“这是新式坦克的一些资料。”
“一些?”李爱国拿过资料看了两眼,才明白对方的意思。
上面的资料只有坦克的大概重量,大概的尺寸,大概的布局,并没有涉及任何具体的参数。
“老张,你这是信不过我啊。”李爱国将资料丢在了桌子上,点上根烟。
张坦尴尬的笑笑:“爱国同志,还请你能够理解,新式坦克是下一代的主战坦克,具体的参数是绝密内容。别说是您了,就是我们技术科内的那些研究员们,也都只知道自己应该知道的一些参数。”
李爱国倒也能够理解一机厂的做法,毕竟在红星计算所里,目前也只有他一个人完全掌握了红星计算机的生产技术。
“不过,具体的重量还有尺寸,我现在就需要确定,这关系到履带轮的设计工作。”
在关键的问题上,李爱国并不打算让步。
张坦也清楚这一点,站起身拿起摇动了电话,将李爱国的要求汇报给了厂领导。
“您放心,李爱国同志是值得信任的,对,我明白了。”
挂掉电话后,张坦看向李爱国:“新式坦克长度为6。2米,含裙板车宽3。37米,重量大概有三十五吨左右。”
李爱国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这种重量,这种尺寸,至少是一种中型坦克了,难怪一机厂会如此谨慎。
有了重量和尺寸参数,再利用从系统中花积分购买出来的技术,李爱国有信心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履带给搞出来。
离开办公室前,李爱国突然想起一件事儿,问道:“老张,刚才提出反对意见的那个研究员。好像名叫张士奇,他是怎么回事儿。”
一般来说,更改设计方案是厂里面的决定,研究员们就算是反对,也不会当场跳出来唱反调。
“张士奇啊,这人是个人才,就是性子有点骄傲,你别介意。”
张坦还以为李爱国迁怒于张士奇,连忙把张士奇的情况介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