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商人是马六甲苏丹国中最精明的一类人,是财富最多的一类人,也是遭受穆斯林压榨最深的一类人,阿尔布克尔克将原本独属于阿拉伯穆斯林商团的贸易特权授予了他们,立马获得了这些人的拥戴。
罗伯特知道,这些印度裔大多是来自印度南方的印度教徒,华裔群体的信仰则十分驳杂,尽管已经有些大商人为了迎合统治者而“受洗皈依”,他们也只不过是在祖宗,关公,妈祖,佛祖之后多加了一个耶稣基督的牌位,反正不要钱,多拜一个也没什么。
关于这些情况,阿尔布克尔克也不太想管,东罗马帝国注定不可能向这里大范围移民,印度洋的重心终究是印度次大陆,东罗马殖民者还得利用同为外来者的印度裔和华裔来压榨底层马莱人,他们只要不像原来的马六甲穆斯林那么逆反便完全足够。
“罗伯特先生,您还好吗?”
一个说着阿拉伯语的年轻小伙子走了过来,他叫阿南德,一个印度人,会说阿拉伯语,马莱语,汉语和日语,此次担任罗伯特的翻译官。
“我们马上就要到了。”
“还好,谢谢你。”
罗伯特点点头,露出一抹十分勉强的微笑。
他出生在昔兰尼加行省的托布鲁克城,父亲是个亚美尼亚裔,母亲是个柏柏尔裔,罗伯特一般会以希腊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但他的阿拉伯语同样十分流利。
在这印度洋上,阿拉伯语就是主要商业交际语。
两个多月前,这支商船队开启了在马六甲总督区领导下的第一次商业活动,满载着胡椒,丁香等香料航向日本群岛,再从日本收购茶叶和丝绸,在阿尔布克尔克的安排下,罗伯特也成为了商人团的一员。
当然,罗伯特清楚,商船队将要购买的所谓“日本商品”多半来自大明,只是因为大明颁布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才导致部分走私贩将日本群岛上的不少岛屿当成货物囤积地。
“阿南德,我们前几天遇上的那些海盗,他们应该不会再来了吧?”
罗伯特想了想,看向阿南德,心有余悸地问道。
“他们到底是明国人,还是日本人?”
“都有,先生,从口音上听,那个领头的应该是出生在明国,高级水手也是明国人,那些日本人大多是流浪武士,给明国人打工的。”
阿南德解释道。
“严格来说,他们已经不是明国人了,而是朝廷的通缉犯。”
“您不必担心,我们的船队肯定会定期上缴保护费和过路费,海盗间也是有规则的,他们不会继续为难我们。”
“海盗势力这么猖獗?明国朝廷不管么?”
罗伯特皱了皱眉。
“按道理,他们应该是这里最强大的国家。”
“怎么管?这里的海盗由来已久,几十年前还算控制得住,最近十年来,愈发猖獗了。”
阿南德摇了摇头。
“明国和日本都想管,但都不太能管住。”
罗伯特算了算时间,想了想自己近几个月来了解到的日本国情,心中了然,点了点头。
十年前,公元1467年,大明成化三年,日本应仁元年,由于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政的反复无常和昏庸无道,政治局势持续混乱,“山名派”和“细川派”围绕政治权力展开争夺,矛盾逐渐扩大,最后直接演变为刀兵相见,应仁之乱爆发。
山名派和细川派的领袖在1473年双双死亡,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位让贤,两派继承人在1474年宣告和解,从此之后,大规模战争告一段落,小规模冲突却成为了家常便饭,一直持续到1477年的现在。
应仁之乱宣告了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室町幕府逐渐走向衰亡,旧秩序不断崩塌,以下克上的事件屡见不鲜,又一个豪杰辈出的乱世正式到来。
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启无疑助长了倭寇海盗的嚣张气焰,室町幕府逐步失去对地方的掌控,明朝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勘合制度遭到破坏,得不到正规贸易渠道的地方势力便只能通过走私和劫掠来获得商品,日本列岛复杂的岛屿环礁也正好为海盗们提供了良好的庇护所。
前方出现了陆地,来往商船也密集了些,罗伯特打起精神,仔细观察着这座小港口。
“挺一般的。”
罗伯特如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