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1444,拜占庭再起 > 第396章 皇家工匠(第4页)

第396章 皇家工匠(第4页)

连怀表都没有,还好意思来参加宴会么?

塞浦路斯铜业复兴后,尼科西亚的钟表业和精密机械制造业被提上了日程,这里的铜价仅有君士坦丁堡的六分之一,有利于批量生产和商业化制造。

由于意大利工匠曼弗雷德不想离开君士坦丁堡,不想继续从事技术革新,只愿意绞尽脑汁地构思更加华丽的钟表壳子,以撒没有派他来到尼科西亚,而是向纽伦堡钟表匠彼得·亨莱因发去了邀请函,以丰厚利润聘请他到尼科西亚开办工坊,授予他“皇家工匠”的荣誉头衔。

“皇家工匠”是东罗马帝国对于高级工匠的最高荣誉奖赏,获准在元老院旁听,目前,东罗马帝国的“皇家工匠”仅有不到二十人,包括铸炮匠乌尔班,造船匠曼斯雷蒂。

为了帮助尼科西亚的钟表业和精密机械制造业解决精细度问题,以撒还根据记忆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灵感,制造出了铜标卡尺,用以机械测距。

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级工业品,东方王朝在汉代就发明了这种卡尺,其余成熟文明也有类似工具。

与此同时,尼科西亚市政府还在东罗马帝国“灯塔计划”执行署的帮助下继续从德意志招揽高级工匠,金钱,荣誉,住宅,土地,美女……要什么就给什么。

这便是第二波德意志移民的由来,他们与第一波移民不同,大多来自于纽伦堡这种工商业发达城市,综合素质也更高。

在物资,人才和政策的三重鼓励下,尼科西亚的采矿业,铸炮业,钟表业,金属雕刻业和精密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由尼科西亚生产的钟表占据了东罗马钟表市场的半壁江山,由尼科西亚出产的各种机床更是以精准和耐用闻名全帝国。

“乔治,不知你发现没有,这里虽然是德意志区,但不少商店和工坊的名字具有浓厚的希腊文风格。”

劳埃德环顾着街道,挑了挑眉。

“它们的主人显然都是希腊裔。”

“嗯,那些德意志工匠死板而固执,他们在商业和资本上玩不过希腊裔。”

乔治点点头。

“我看一份旧报纸上说,他们对君士坦丁堡的不同族裔的孩童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发现罗斯裔和突厥裔想当兵,拉丁裔想当工程师和艺术家,但超过一半的希腊裔孩子都想当资本家和航海家。”

“尼科西亚的希腊裔资本家往往会出钱招揽著名工匠,帮助他们解决店面,原材料和销售问题,工匠只需要尽情生产,也能分到一些利润。”

“还有些希腊裔资本家开设的怀表工坊采用模块化生产,外壳,指针,弹簧,表链……这些部件由不同工人来制造,最后再统一组装。”

“这种东西实际上质量很差,用几个月就会出问题,但胜在量大便宜,是专门为那些附庸风雅的中产市民打造的,他们平时也不怎么需要看时间,专门拿来装点门面的。”

说到这里,乔治有些忍俊不禁。

“亨莱因大师对这种怀表破口大骂,说希腊人只会玩弄这种小计谋,说这是对工艺品的一种玷污。”

两人边走边聊,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比起平时,尼科西亚城多了几分肃杀之气,街道上的雇佣兵明显增多,几家武器店和盔甲店的门口挤满了人群。

“啊,亲爱的劳埃德爵爷,我们到了。”

乔治停下脚步,抬起头,看向门店的牌匾,拉丁文的店名上方是一顶皇冠,很显然,这是一间拥有皇家工匠坐镇的工坊。

“阿尔布雷希特金属雕刻坊。”

乔治轻声念着。

两人走向门店,店里的墙壁上挂满了雕刻出的成品,鎏金火枪,镶银短剑,嵌铜手杖……

靠近店门的柜台上,一位七八岁的孩童正趴着画画,用来练习金属雕刻的废铜锭和刻刀扔在一边。

听到脚步声,孩童手忙脚乱地藏起绘画,拣起铜锭与刻刀,装模作样地雕刻着。

见到来者是两个陌生面孔,孩童松了口气,扔下刻刀。

“怎么不敲门呢!我还以为是父亲回来了呢!”

孩童用希腊语抱怨着,见两人听不懂,又换成了拉丁语。

“喂,说你们呢,刚来尼科西亚吗?连希腊语都听不懂?”

孩童两手叉腰,站在椅子上。

“我刚来两年,已经学会了最纯正的塞浦路斯方言!”

“我是来自于斯塔福德家族的劳埃德,来找阿尔布雷希特大师。”

劳埃德没兴趣与小孩扯皮,直接表明来意。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我就是。”

小丢勒大大咧咧地挥着手。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一字不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