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监控录像捕捉到的画面却是:他办公室保险柜中藏有整整一箱注射剂,标签写着《摇篮曲?β版》??一种能强行抹除记忆的情绪镇定剂。
与此同时,“林老师之树”迎来了第一次开花。那是一簇淡紫色的小花,形似铃兰,在风中轻轻摇曳。植物学家检测后震惊发现,这种花竟能吸收负面情绪并释放安抚因子,堪称自然界中的“共感调节器”。
孩子们欢呼雀跃,围着树跳舞。阿?踮起脚,在树干上钉了一块木牌:“这里住着一位天使,她教会我们哭也没关系。”
周临川站在人群中,忽然感到手腕一阵温热。低头一看,手环的蓝光不再是断续闪烁,而是稳定流淌,如同血脉搏动。系统提示跳出一行字:
【共感网络核心节点已激活】
【身份认证:林婉柔情感模板继承者】
【权限等级:S级】
【是否开启全域链接?】
他没有犹豫,轻触确认。
刹那间,全球三百多个接入共感网的疗愈站点同时亮起蓝光。设备自动播放起一段从未公开过的音频??那是林婉柔生前录制的最后一课,标题为《致未来的你》。
“亲爱的孩子,如果你正感到孤独,请记住,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人,正因你的存在而变得柔软。共感不是诅咒,它是爱的回声。哪怕世界闭上耳朵,我也相信,总有一颗心,愿意为你醒来。”
录音结束时,迪拜一座自闭症儿童学校的教室里,一个五年来从未开口说话的男孩,突然站起来,清晰地说出了三个字:“我想……妈妈。”
同一天,格陵兰基地传来突破性进展:通过对周临川脑波长达六个月的追踪分析,科学家们确认,他体内确实发生了“跨代共感基因重组”。但这并非简单的复制或继承,而是一种进化式的融合??他的神经系统不仅能接收他人情绪,还能将其转化为具有治愈效应的能量场。
这意味着,他不再只是一个“接收者”,而成了真正的“光源”。
消息公布后,世界各地涌来大量求助信。有母亲写道:“我儿子说他能听见死去妹妹的声音,请帮帮他。”也有退伍军人诉说:“战场上太多兄弟在我怀里断气,我现在每晚都听见他们在哭。”更有偏远村落的村医恳求:“我们这儿的孩子生下来就会流泪,像是提前尝尽人间苦,你们能不能来看看?”
周临川一一回复,安排团队前往调研。但他也立下铁律:“我们不做治疗,只做陪伴。真正的疗愈,始于被看见。”
而在这一切喧嚣之中,唯一让他心神不宁的,是一封匿名信。信纸极旧,字迹颤抖,内容只有短短一句:
>“别相信商景予。他知道更多,却还在隐瞒。”
他拿着信去找商景予时,对方正站在“麻雀之墙”前,凝视着那行稚嫩涂鸦。听完质问,他沉默许久,终于转身,从保险柜中取出一枚黑色U盘。
“这是林教授死前留给我的最后遗物。”他声音沙哑,“她说,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光’的时候,才能打开它。”
周临川接过U盘,插入电脑。画面跳转,出现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时间戳显示为十年前的那个雨夜,地点是实验室废墟。镜头晃动中,一个瘦弱的身影蜷缩在角落??竟是十六岁的自己,满脸血污,手中紧握着一枚断裂的数据芯片。
画外音响起,是林婉柔虚弱却坚定的声音:“周临川,听着。你不是意外启动应急程序的,是我亲手把你推过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未来??只有你活下来,共感才有救。现在,我把全部记忆编码进这块芯片,藏在你意识深处。当你能听见千万人心跳时,它就会醒来。”
视频戛然而止。
周临川僵立原地,脑海中轰然炸响。原来那一夜的记忆缺失,并非创伤所致,而是被主动封存。那些反复出现的梦境、低语、共振波……都是沉睡数据的自我唤醒。
“她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商景予低声说,“她知道自己必死,所以选中了你。而我答应她,在你准备好之前,绝不透露半个字。”
周临川跌坐椅中,双手剧烈颤抖。十年来,他一直背负着“害死恩师”的罪疚,可真相却是:他是被托付使命的幸存者。
那一夜,他再次登上山顶观景台。海风呼啸,星辰如瀑。他戴上特制神经接口头环,将U盘连接至共感网主服务器,按下“解码”按钮。
刹那间,万千光影涌入脑海。
他看见林婉柔在病床上写下最后一份教案;
看见她在雪地中奔跑,只为采集一朵能在黑暗中发光的苔藓;
看见她抱着发烧的他彻夜不眠,哼唱那首未完成的《摇篮曲》;
更看见她面对枪口仍挺直脊梁:“你可以杀死我,但杀不死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