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大珠小珠落玉盘 > 盐城(第3页)

盐城(第3页)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抵达清水镇。客栈果然如都文曜所说,院子里有口深井。呆六娘趴在井沿往下看,黑漆漆的井水映出她小小的倒影。

“真凉快!”她惊喜地喊道,小手不停地往脸上泼水。

江心月打上来一桶水,浸湿帕子敷在脖子上,舒服得叹了口气。店小二过来帮忙卸行李,好奇地问:“几位是去盐城买冰的?”

“你怎么知道?”浔阳秋挑眉。

小二笑道:“这个时节,去盐城的不是买盐就是买冰。”他压低声音,“不过今年的冰价涨了,听说是因为官府加收了冰税。”

晚饭后,江心月坐在院子里乘凉。浔阳秋拿着两盏灯笼过来,递给她一盏:“明日就能到盐城了。”

“嗯。”江心月接过灯笼,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我在想,若是冰户不肯传授技艺,我们能不能想别的法子?”

浔阳秋在她身边坐下:“比如?”

“比如合伙。”江心月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我们出银子,他们出冰,利润分成。”

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夜风带着白天的余温拂过庭院。两人又聊了些细节,直到呆六娘揉着眼睛出来找人才各自回房。

第三天行程更加闷热。中午路过一个小村庄时,他们看见几个孩童围着一辆运冰车,眼巴巴地看着车上滴落的水珠。车夫凶巴巴地赶人:“去去去,碰坏了冰把你们卖了都赔不起!”

呆六娘扒着车窗看,小脸上写满不解:“三娘,为什么冰这么金贵?”

江心月摸摸她的头:“因为只有盐城的人会在夏天制冰啊。”

傍晚时分,盐城高大的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夕阳的余晖照在城墙上,折射出奇异的光彩,像是撒了一层盐晶。城门口排着长队,都是等着进城的运冰车,车夫们互相打着招呼,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气息。

呆六娘被江心月摇醒,迷迷糊糊揉着眼睛:“到了吗?”

“到了。”江心月指着远处闪闪发光的城墙,“那就是盐城,盛产冰和盐的地方。”

排队进城时,都文曜跟前面车夫搭话:“老哥,今年冰价如何?”

车夫抹了把汗:“贵着呢!一尺见方的冰块要一两二钱银子,比去年涨了三成。”他压低声音,“听说是因为官府要修冰窖,加收了冰税。”

进城后,众人才发现这里与众不同。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口都挂着厚厚的草帘,伙计们进出时总是快速掀帘,生怕热气进入。街上的行人也行色匆匆,似乎都不愿在烈日下多待片刻。

“冰糖莲子羹!冰镇酸梅汤!”一个头戴草帽的小贩推车经过,车上木桶冒着丝丝白气,在炎热的空气中格外醒目。

呆六娘立刻精神了,趴在车窗上眼巴巴地看着:“三娘,我想喝!”

都文曜拦住小贩,买了几碗。冰凉的酸梅汤盛在粗瓷碗里,碗壁凝结着水珠,拿在手里凉丝丝的。呆六娘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冻得直缩脖子,又舍不得吐出来,那小模样逗得众人直乐。

江心月小口啜饮,酸甜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连日的暑气。她注意到碗里的冰块形状规整,像是特意凿过的。

找客栈安顿时,掌柜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头,正打着算盘记账。听说他们想学制冰,老头停下算盘,连连摆手:“客官别费心了,冰户的技艺都是祖传的,连女儿都不教,何况外人。”

江心月不死心,从荷包里取出一小块碎银推过去:“掌柜的可知哪位冰户最好说话?”

掌柜摸了摸银子,思索片刻:“城西的杨老憨或许能通融。他去年伤了腿,家里就剩个闺女操持,日子不太好过。”他压低声音,“不过您可别说是我告诉的,坏了规矩我可担待不起。”

安顿好行李,江心月站在窗前望着盐城的夜景。远处传来凿冰的叮当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咸味。

明天,他们将去拜访这位杨老憨,或许能为珍珠坊打开新的局面。

想到这里,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窗棂,像是已经拨起了心爱的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