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红楼之黛玉长嫂 > 105第 105 章(第1页)

105第 105 章(第1页)

黛玉回到江南书院后,虽朝中风波暂息,然她心知,真正的风浪尚未到来。摄政王虽表面退让,暗地里却未停止动作,尤其在地方士绅与旧族之间,不断煽动舆论,试图从根源上动摇女学根基。

这日午后,书院讲堂内书声琅琅,黛玉正为学生们讲解《礼记》中的“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一章。她语气温和,目光清亮,引经据典间不失条理,令众学子皆听得入神。课毕,学生散去,小翠匆匆走入,低声禀道:“夫人,京中有信至。”

黛玉接过信件,拆开一看,果然是宝玉亲笔所写:

“……近日京城风声又紧,摄政王密令江南巡抚,意图削减书院经费,并以‘女子干政’之名,弹劾几位曾随你入京的女学生。我已多方周旋,然其势渐成,恐非一时可解。望你早作防备,切勿轻敌。”

黛玉看完,神色微凝。她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院中那株桂花树,心中思绪万千。自她推动女学以来,虽得太后支持,然真正阻碍者,不在庙堂之上,而在民间乡野之间。那些根深蒂固的旧族势力,才是最顽固的阻力。

她沉思片刻,提笔回信:

“……多谢提醒。我已命人将书院账目整理清楚,并将历年学生表现、政务实习记录汇编成册,若有人质疑,便以此为证。至于巡抚之举,我会亲自致函江南布政使,晓以利害,望其三思。”

信送出后,黛玉召集书院诸位教习,于议事厅中商议应对之策。她言辞恳切,语气坚定:“如今朝廷虽允女子入仕,然仍有诸多反对之声。若我们此时退缩,便是前功尽弃。我意请各位分头行动:一则加强与地方官员沟通,二则安抚学生情绪,三则密切留意巡抚府动向,若有异动,立刻报我知晓。”

众人皆应诺而去。

数日后,果然传来消息??江南巡抚李大人奉旨巡视书院,实则是借机查账,欲寻书院财政漏洞,以便施压。黛玉得知后,不惊反笑,命人将书院历年账簿、捐资明细、学生津贴发放清单等一一呈上,并亲自接待李巡抚。

李巡抚本是摄政王门下亲信,此番前来,原以为能轻易找出书院弊端,未曾想黛玉早已准备妥当,账目清晰,条理分明,且每一笔支出皆有据可查。他翻阅良久,竟无一处差错,只得勉强敷衍几句,草草收场。

临走时,李巡抚冷眼扫过黛玉,低声道:“林夫人好手段,令人佩服。不过,天下之事,终归还是由男子做主。女子再聪明,也不过是依附之物罢了。”

黛玉淡然一笑,拱手道:“大人此言差矣。女子亦有志,亦有才,亦可治国持家。若说依附,岂非天地不公?大人若不信,不妨拭目以待。”

李巡抚脸色一沉,拂袖而去。

此事过后,黛玉并未松懈,反而更加警觉。她深知,此次不过是试探,真正的风暴尚未来临。

不久之后,一封密信再次送至书院??竟是宝玉亲笔:

“……宫中传出消息,摄政王拟联合各地士绅,联名上奏,请求废除女子贡试,并禁止女子参与政务。太后虽不允,然其势渐强,恐难以长期压制。我已与几位大臣商议,欲借秋季大比之机,推举几名优秀女学生入京应试,以示女子确有才德可用。望你尽快选拔人选,并安排她们赴京备考。”

黛玉读罢,眼中闪过一抹锐光。她知此举风险极大,然亦是打破僵局之良机。若能让世人亲眼见证女子之才,或许能扭转部分偏见。

她当即召集书院中最出色的学生??沈婉儿、陆文清、赵雪梅三人,亲自召见。

“你们可知,若此次入京应试,必将承受巨大压力?”黛玉缓缓开口,目光如炬。

沈婉儿率先站起,恭敬答道:“弟子愿为女学争气,纵使风雨兼程,亦无所畏惧。”

陆文清亦郑重道:“弟子自幼受夫人教诲,深知女子亦可立身扬名。若有机会,定不负期望。”

赵雪梅虽性情温婉,此刻亦坚定道:“弟子愿往。”

黛玉满意点头,随即命人安排她们启程赴京,并亲自修书一封,托付宝玉,嘱咐其务必妥善安置三人,以免遭人刁难。

与此同时,她也加快了《女训新编》的修订进度,力求在秋季大比之前呈递朝廷,以配合女子入仕之议。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平静。

一日清晨,书院外忽然传来喧哗之声。黛玉闻讯赶至门前,只见数十名衙役手持文书,气势汹汹而来。为首之人正是江南巡抚府下的刑司主簿张大人。

“林夫人,奉巡抚大人之命,查书院之中一名女学生涉嫌私通外官,扰乱纲纪,现需带人回府问话。”张大人冷冷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诡纹
江南道长诡纹
...
神道丹尊
孤单地飞神道丹尊
...
冠军之心
林海听涛冠军之心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