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第33章(第2页)

第33章(第2页)

李能是口水都讲干了才劝说住一群人,在举手表决的时候同意了他的意见。

白露对于对方的选择并不意外在,这世上能成功的人,没几个缺少胆识。簸箕大队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能保留那么多的梨树,最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大队的路,肯定是有些才能的。要知道,以前可不止簸箕大队有果园,但三年灾害那会儿,基本都砍了种粮食了,核桃树能逃过一劫也是因为核桃可以榨油。

当天晚上,白露便拟定了合同,甲方是木家堡制药厂,乙方是簸箕大队,这合同一签,今年簸箕大队的梨就不需要再外运了。李能找了两个小子,骑着骡子去木家堡制药厂送信,让白霜制作一批药包再选几个能熬秋梨膏的人过来。白露则留在这边继续看病,场地的事情交给木雄和李能去安排。

李能这边呢,除了摘梨,还得催着村里会篾匠活的人去编竹筐,还要找手脚麻利爱干净的人安排一个名单。白知青可说了,这些梨摘下来之后,不仅要清洗,还得削皮,哎哟,这么多梨,得多少人才行啊,不赶紧安排起来到时候人家熬药的人来了他们这边却拖了后腿那不是叫人家看笑话吗!

李环家那小孩,在确定他们那一套对白露没有用之后,到底还是火急火燎的送县医院去了。这么闹一场也有个好处,簸箕大队来看病额人态度一个比一个好。临近中午的时候,一对夫妻背着个孩子大汉淋漓的赶来排队。

“医生,您给看看我们家黑豆能不能治好。”

白露看了一眼孩子,外表看是个健康的孩子,刚刚父亲排队的时候他就跟母亲在一旁玩,村子里有个小媳妇给了他一个梨,他先看看母亲,见母亲点头了说了声谢谢,才接过来开心的啃食。

“孩子今年七岁,三年前发烧,我婆婆说孩子感冒发烧捂一捂,发汗退烧就没事了,结果孩子不仅退不下来越来越烫,最后竟然抽风了,不停的打抖,我们送到公社去,医生给打了一阵退烧针住了几天院,孩子慢慢好了。但是从那次以后,每次发烧都会抽,一次比一次严重。”母亲看着眼前乖巧的孩子,满脸愁容。

白露面色严肃起来,随意给发烧的孩子捂汗,这也是大部分老人常犯的错误之一。不仅是在这个时代,便是几十年后,也有不少孩子是被家长捂坏的。

有些发烧确实能捂汗,但一旦孩子高热,必须立马降温,这个时候还给孩子捂着只会体温过高造成惊厥,就是抽搐。抽搐的时间过久,有可能造成三种可怕的后遗症:癫痫、脑积水、智力下降。

白露把孩子叫过来,伸手给他诊脉,最后确定这个孩子患了癫痫。应该是当时送医院退热退得快,所以对智力的影响还在可控范围能,这个范围是指孩子没有落到最坏的程度:变成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他平时生活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没有以前聪明了,像读书或者其他太复杂的工作做不了,但种地没问题。不过孩子能够不影响日常生活,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癫痫不控制的话,也是会继续影响智力的。

“你们在黄梨沟有亲戚吗?找个地方让孩子睡一觉,等下午我再给他施针。晚上我会配一副药丸子给你们拿回去,每天给孩子吃一粒,这药要长期吃。我再给你开两副退烧药,孩子一旦有发烧的情况,给孩子喂药之后立马送到木家堡过来,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发病,那么你们等木家堡疗养院建好之后,带孩子过来住一段时间。癫痫不是短期内能治好的病,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西医上治疗癫痫是直接切除病灶,但中医不是,中医把癫痫分成几种情况来用药,像这孩子的情况,就要耳后的穴位和用药来控制。不过孩子如今没有发病,白露打算先给孩子用定痫丸控制病情。这一家人表示会按时给孩子吃药,等疗养院建好后第一时间过去,就领着孩子去找住的地方了。

下午来了个奇怪的病人,大热的天,他戴着一个自制口罩,躲在角落里,等白露都开始收东西了还在那里磨磨蹭蹭。白露见了这情况,怕对方有什么难言之隐,便让其他看完病在聊天的病人都散了。大小伙子一个,说话如蚊子嗡嗡,白露听了两次才听清他的话。

“我嘴巴臭。”

“还有其他什么症状?”

“大便拉不出来算不算?”估计是第一句说出来之后便有些破罐子破摔,这回白露倒是听清了。

“算,我先给你把脉。”

“脉细弦带虚气。。。。。。云华和文星过来看看,他这个病症很明显,口臭、大便秘结,加上这个脉象是脾虚失运、阳明郁热的典型表象。咱们再看他的舌头,小伙子,舌头伸出来。”

那小伙子没想到不仅要跟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医生说这些难以启齿的病情,还要给人家当学习的工具人由另外两个女性研究,羞愤的闭闭眼,解下口罩把舌头伸出来。

他不想屈服的,可是这个病不治好,老婆都不想跟他睡一张床了,他能怎么办?

杜文星和云华拿着笔记本看过去,这小伙子的舌苔白白的,舌头呈淡红色。两人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听着白露开方子。

“行了行了,你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开几幅药给你,吃一副你就有感觉了,等药吃完,病也好了,年轻人还是要阳光一点。”白露对腼腆的男人没有意见,比如薛承曦害羞的那小模样她就挺喜欢的,但是腼腆和扭捏是两回事,这小伙子的动作,真不怎么好看。

簸箕大队人口少,两天过去,基本没有什么病人了。倒是黄梨沟的村民看见白露这里没有人排队了,那些吃过去痹丸或者有点其他手酸牙疼之类在他们本人看来不是病的,也跑过来让白露给瞧一瞧。白露反正要教徒弟,笑吟吟的接待了。

这天白露正给一个罕见的小脚老太太看脚呢,外头就传来了一阵喧哗。

“三妮子,你儿子儿媳可不是我们大队的人,你这是坏规矩占娘家便宜!”

“她占娘家便宜又不是第一回来了,谁家女儿像她,没脸没皮的,过年过节爹娘病了不回来看看,一遭事情就跑回来打劫。”

“我怎么不是簸箕大队的人了,我娘家在这里呢,回来看个病怎么了!又不找你看病你多什么事!我没吃你的!”

“外头是怎么回事?”白露左手拿着酒精灯,右手拿着金针,一边给老太太做火针一边问木雄。

“准是李三妮带着她儿媳妇来看病了,白医生你不晓得,李三妮这人天生反骨,当初看不上爹妈给她说的亲事,要死要活的要嫁到柳河大队去,不准爹妈收人家一分钱聘礼不说,带走了自己的嫁妆箱子还偷了她亲妹妹的。多少年都不见回来,直到三年灾害那会儿,领着男人儿子回来逼着爹妈给她粮食,不给就在村子里又哭又闹的。他大哥没办法就给了她一袋,这又消停了几年。等她儿子结婚,又回来闹了一回拿走了十块钱,她嫂子恨她狠得咬牙切齿,也不给她瞒着,什么事都往外说了。

说是在婆家日子不好过呢,人家说他是倒贴上门的,家里看不起,嫁过去那会儿还学着旧社会立规矩,吃饭要伺候完公公婆婆才得吃残羹剩饭。生了个独生子被婆家骂了几十年,结果这个独生子娶媳妇八年了都没怀上,见天儿的媳妇找偏方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