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第34章(第3页)

第34章(第3页)

陈历淮连喝了几口水才平静下来:“刚刚县政府那边说,就在今天早上,柳河大队民兵队队长公开检举大队长赵成包庇村民欺辱知青。他们开了批丨斗大会,赵成在大队上承认了包庇罪并且做出检讨。他们检举出来并承认的刚好是郁馨和江萍的事,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柳河大队的人便向柳河公社汇报了这件事,柳河公社迅速给这件事定了性质,赵成一个人和两户强迫知青的人家承担了所有罪责。公社当场组织票决选举,原来的民兵营长成了大队长。因为柳河公社的公安局里有个副队长是赵成的侄子,赵成便以避嫌为名,让两个公安陪着他到县公安局来自首。”

江萍是五年前被迫害的,当时她到了公社公安局报案,后面被村民倒打一耙,她接收不了结果,更不愿意嫁给**犯,在夜里穿着红裙子跑到**她那一户人家里,把他们房门反锁,点燃了房子跟那家人同归于尽了。死的这户人家跟赵宝根家里是亲戚,这次被李三妹供出来,偏偏就这么巧,那民兵队长检举的都是昨天刚刚审问出来的两起事件。

“这是?弃车保帅?”赵成一个人承担下来,后面还怎么查?他们掌握线索的就着两起案件,这样一来,线索不就断了?

柳河公社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陈局生气是因为这次显然是他们局里有人给柳河公社泄密了,柳河公社有电话,而柳河大队就是柳河公社所在街道的公社。这些年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柳河公社有问题,但一直处理不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解放前的柳河镇是姚县最富裕的镇子,整个姚县百分之八十的房产铺子都集中在那些地主手里,这些人虽然不是一家,但都是姓赵的宗族。赵氏一族的族谱可以追寻到几百年前去,祖上出过不少大官,最高的一位做到了户部侍郎的位子。民国那会儿有钱人喜欢送孩子出去留洋,柳河镇也不例外。这些年轻人回来之后,有的加入了三民党,有的加入了工农党。他们参军可不是孤身一人去,而是带着自小长大的奴仆一起去的。地主的家兵和孩子可是从小请了教头师父来教拳脚功夫的,很多人在战场上的成绩都不错。

后来三民党战败逃逸,划分成分的时候,这些地主主枝一脉的人都被斗倒了。但因为柳河镇与众不同的习俗,他们赵家规定:一旦子女成家,就要立刻分家。在斗地主的时候就发生了很多特殊情况:比如一对亲兄弟,一个加入三民党逃跑了或者死了。另一个在工农党枪林战雨的立了功,他们的爹娘两边都给了钱财支持,这要怎么评定?那会儿没搞运动,组织上是比较通情达理的,这些人大多是划了富农,收了田产,但是房子什么都留下来了。总不能叫为国家流过血的战士寒心不是。

所以以前的柳河镇,现在的柳河公社,完全可以说一句上头有人,甚至他们的民兵队是整个姚县所有公社最多的。每次县城有点什么事情,柳河镇那边总会知道消息。县里不是没有想过彻底整治,十年之间,柳河公社有三个书记意外身亡。一个是酒喝得太多,死于酒精中毒,一个是去下乡的时候遇见了发疯的牛被牛顶死的,一个是发洪水的时候去巡视河堤,被洪水卷走了。看上去都是意外,但这三个都是上面去的书记,都是外地人。

别人柳河公社搞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的,那些知青们苦不堪言,但县政府和公安局心里有数。被他们斗了的,都是外人,从斗地主开始,这个地方就给所有大队一个印象:那边的人不团结,喜欢斗自己人,喜欢搞事。陈局刚刚调来的时候也奇怪,就这样内斗严重的公社,为什么成了硬骨头,待了几年才发现,那些都是假象。

赵氏宗族的团结力,超乎他们想象。这个地方的人很聪明,像赵宝根这样的才是异类。他们为什么喜欢娶知青,是觉得文化人生出来的孩子会更聪明,赵氏一族上学的小孩子是最多的。那些当过地主婆或者丫鬟的婆婆们不仅掌握着既能折磨儿媳妇又不影响干活的手段,甚至连什么时候同房让女子更容易受孕这些事情都门里清,凡是嫁到了赵家的知青,都是一胎接着一胎的生。他们为了保证生下来的孩子健康,在儿媳妇怀孕后便会停止对她们的折磨,不用她们去上工。有些知青受不了折磨,宁愿不断怀孕生孩子。

“那咱们还查吗?”

“你以为赵成为什么不在柳河公社的公安局自首,非得跑到咱们县城来?真是为了自首?屁!他是为了在拘留室里警告赵宝根一家!他们做到这个地步,必然已经扫好了尾巴,咱们去查。所有的证据都会指向赵成,不会牵扯到柳河公社任何一个人。”

公安局就那么点地方,拘留室只分了男女,赵成进来了,早晚得和赵宝根一家碰面。

陈局生气归生气,但这次柳河公社也不是没有损失。赵成在大队长的位子上坐了十年,这个人的能力手段非常强。知青们的事情就是他整出来的,白露他们不知道,陈局倒是心里有数,上一次杨卫迫害马晓蕊的那点手段就是跟赵成学的,他们两个的老娘是姨姊妹。而且这两年关于迫害知青的事情全国各地屡屡发生,在这一点上,上级要求从严处罚。赵成既然进来了,江萍可是没命了,这不是小事,不管上头有人没人,陈局长都要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个作恶多端的给毙了。

赵成没了,他倒要看看,柳河大队还能不能出第二个赵成!

“跟小闻他们说,给我盯死了柳河大队刚上任的大队长。他底下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柳河大队多说说那些去了木家堡知青们的生活情况。”

很多人有了孩子之后立场就会发生变化,但陈局长还是想争取看看。

除了这些之外,陈局还打算把赵成的事情写一张黄榜,贴到知青办去,以后来了知青,都让知青办的人“不经意”的说说这件事。姚县知青可以双向选择这点有利有弊,他们是不想给柳河大队分配知青的,但如果官方强硬不分也不符合规定,那边定然会闹。让知青自己选择,效果还是不理想,这次是个机会。陈局长有时候也会自嘲,职位高了,想得越来越多,要担忧这里协调那里,没有了年轻时候一往直前的朝气。

但好在木家堡发展起来了,百姓们都说木家堡以前是土匪寨子,有些记仇不记恩的还害怕他们。但是在县里的领导们看来,木家堡算是最好管理的大队了。

“所以说,这件事就这么结案了?”

“对,赵成和李三妹一家都判了刑,郁知青顺利和赵宝根离婚,我们在县城的时候遇到了小当家,小当家把人带回去了。”木雄和云华赶过来的时候,永丰大队的诊疗已经完成。这个大队的人比较淳朴,而且他们刚刚和木家堡换到了期待已久的骡子和马,对白露热情得不得了。

但很不幸,白露在这里检查出来一个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大半个身体,白露也回天乏术,只能开药尽量让老人家少受点罪。而且因为这单交易,永丰知道了木家堡大队在收集药材种子,他们大队长在秋收结束后,竟然也安排村民去收集了一批种子,打算等来年种下去卖给木家堡,白露这几天过得非常轻松。

“那咱们明天去白石谷大队,走完这个大队,就能回木家堡修整了。”

跟拉么、簸箕、永丰三个居住在山头的大队不同,白石谷大队坐落在一条巨大的山谷里,这边盛产石灰岩,开挖出来的田地里都是一堆堆白色的石头,大部分地块都不能用犁,只能用人力拉挖。是几个彝族大队里最贫穷的。白露几人走到离村子一千多米远的地方,就见旁边地里有个锄草的大姐,远远见他们来了,抬着锄头就朝路上跑。

“是白医生吧,文星也在啊,我是白石谷大队的大队长施红玉,哎哟你们总算来了,走,咱们家去,先吃饭。”

这位大队长四十来岁,中等身材,黑皮肤,眼睛又大又亮,耳朵上带着两个黄橙橙的铜圈耳环,说话声音非常大,尤其笑起来的时候,穿透力能惊起路边的小鸟。

“前几天去簸箕大队卖柴的回来就说你们这几天快来了,我在村里等了两天呢。”

“叫施阿嬷好等,今年的苗出的怎么样”杜文星笑着跟施红玉打招呼,白露跟在旁边听他们说话,杜文星跟她说过,解放前还没有划分大队那一会儿,彝寨最后一任首领便是姓施,正是白石谷人,正是如今白石谷大队长的父亲,如今已经过世了。

“你们不晓得,哪怕白医生不来,我也是要去木家堡求一趟的。最近村里的小娃子们也不晓得咋了,一个个的不吃饭,成天打不起精神,还有几个吃了就吐。”

“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农村的小孩子都是山里田坝间乱跑,见到什么东西都想往嘴里捡,渴了沟边捧起水就喝,经常拉肚子。

“我们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还给娃子吃了打虫药和你爹当年教下的草药,可一点用也没有,不吃饭的娃子还越来越多,现在都有三十几个了。”

“三十几个?”白露和云华对视一眼,心里沉重,可千万别是传染病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