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燕被老爷子劝住,到底没有去跟白露要活计干,不过她也没闲着。当初崔玉燕有四个大丫鬟,后来都婚配了,建国后她便让她们各自回家,其中有一个叫竹青的命不好,丈夫早早没了也没有孩子,婆家苛待她,崔玉燕便又把她接回来,对外说是妹妹。竹青做得一手好糕点,崔玉燕便日日和竹青做糕点给木月和白露送过去,从简单的枣花糕芙蓉糕到复杂的九层塔,愣是在半个月内把白露吃胖了两斤。
白露便在这种幸福的痛苦当中过完了正月十五,时间来到1969年的春天,白露比去年更忙了。
在这段时间内,白露和京城来的一群太太老爷子迅速熟悉起来,先说医生,石春雨和柳江南是妇产科的、张雯和叶铭是儿科、华依然和范强国、刘玉辉是普外科,还有个肛肠科的杨杰。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和来到木家堡的日子成了鲜明对比,又有刘猛的劝说敲打,这些京城老医生们对白露是半点抵触情绪都没有,她一提便答应了她在白氏医院坐诊和给赤脚医生培训班上课的要求。正是因为有这群医生,所以原本的白氏华安堂直接变成了白氏医院,下属木家堡医院和白氏华安堂两个机构,院长白露,医院负责人石春雨。
而教授们对于要教一群小孩子这件事也接受良好,虽然他们都是大学教授,但他们这些人里,何萍萍就是被以前的学生举报的,对比起成年大学生,老教授们觉得小孩子们更可爱一些。当然,对于白露跟他们说的会招收高中毕业生进厂,后续需要老教授们教授这些学生专业知识,他们也没有意见。毕竟这事情白露是直接用了大队的公章下的正式通知,要真有什么事,头上也有人顶着。
正月十八,晴,宜开业。
白氏医院与白氏华安堂和华安堂疗养院同时开张,陈业华培训的按摩小组里,十几个知青全部转正,进入疗养院工作,至于疗养院的接待、沟通、收费等等后勤问题全部都檀逸舟负责。因为张成达那边预定了疗养院房间的病人们还没来,这些按摩师目前主要的服务对象便是木家堡的老爷子老太太们。
正月二十,这是政府下发给各高中生木家堡制药厂招聘考试的前一天,两百多位毕业后没有工作又不想去下乡的高中毕业生成群结伴来到木家堡。虽然和黄文明说要招尖子生,但其实这场考试最终分成了三场考核:综合文化成绩、自选一科最优科目考核、药材清洗加工。
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白露在正月里收到了张成达递过来的消息:部队这边跟制药厂定的药品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几倍,止血药和虎杖液是有多少要多少,除此之外去痹丸、驱虫粉、肠炎丸、风寒散、风热丹的订单也大大增加。白露估计和年前报纸上报道的海边发生摩擦有关系。
实际上白露猜得也没错,今年伊始,南边海域上,因为几个岛屿的归属权,我军与某国海军多次发生摩擦,上个月还发生了炮击、爆炸事件,张成达得到的止血药和虎杖液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前线,那效果震惊了军医和领导,缠着张成达要药和制药厂额联系方式。
张成达被这些战友搞得焦头烂额。
作者有话说:
薛承曦:虽然我人不在,但是我有助攻,让你们忘不了我。
……
第89章解决粮食问题
真金不怕火炼,木家堡制药厂的药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张成达送到前线的药不仅仅是虎杖液和止血药,在这两种药品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后,木家堡生产的其他药品也受到了关注。比起干燥的云省,长时间生活在海上的海军战士们受风湿的折磨更加明显,去痹丸成了热销产品,年纪越大的需求越急切。所以这些其他军区的领导就找到了张成达这里。
“现在所有势力都知道你们那边有冲突,不能让你们直接联系,我把制药厂生产的品种告诉你,你们需要什么药品,由我们这边下单再走内部后勤运输过去。另外,上次那批止血药效果好是因为制药厂在深山发现了一批几十年的三七,虎杖液更不得了,你知道里面有啥东西吗?太岁!这玩意儿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还以为老祖宗吹牛呢,总之这两东西不一定有。”
张成达也想帮木家堡扩大销售量,军区的单子可是所有工厂都想接的,因为他们渠道稳定又不拖欠。白露如今做的事情他也听王连长说了,开学校教书育人,这多好的事情啊。白露才来他们军区教了多久,两个医生和护士们就学得有模有样的,尤其是梅芳,她按摩技术好,如今可是医院和家属院的红人。
司令家的爱人也是有军职在身的,年轻时候大大小小参加了三十多次战役,冬天里老寒腿发作疼得厉害,梅芳接手后,不仅给老太太做药浴和按摩,还主动给老太太做了药膳,老太太的情况缓解了不少。就前段时间,老太太觉得梅芳太瘦了,还天天拉着梅芳回家吃饭。以前张家那老太太借着照顾孩子的借口留在军营磋磨梅芳,那混小子也是拎不清的,司令夫人认识梅芳后,张家那老太太早就给打发回老家了,孩子也放到了育红班,她前些天见到梅芳都差点不敢认,气色不知道比以前好了多少。
这还是上了年纪才开始学的,张成达不敢想白露收的那些从小开始学习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养的成就。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了,退休了就去木家堡养老,正好和木金花做伴。而白露培养的这批苗子,他说什么也要挖几个到军队里来。
订单扩大了,但还是由云省军区出面和木家堡订购,虽然说脑子正常的间谍也不会用给药品下毒的方式来搞破坏,因为不确定性大,但事关前线,自然是越稳妥越好。不过以后运输药品的战士也得增加,张成达做了决定之后,便给白露带了信,同时也得知了疗养院开业这件事。
这对于白露来说是好事,一个厂子要想发展,销售是最重要的。原材料方面白露不担心,姚县有如此丰富的药材资源,很多年没有好好开采。就拿木家堡来说,别看去年知青们和村民们都在采药,但大家基本都集中在前山两座和后山两座山头山。而木家堡,有野兽的后山就不说了,只说前山,从木家堡到牛宝山大队之间的这些山头,走路都要走三天三夜,这还是直线距离,真要分散开了去采药,就木家堡目前这些人,怕是挖个几年都挖不完,只要大家能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根本不愁药材。只不过对于村民来说,如果走路都要走一两天,就不划算了,但如果路修通,大家组队去挖呢?
其他大队情况也差不多,年初来走亲戚的人们都带着各大队队长的问候,询问白露制药厂今年是否还收药材,价格方面有没有变动,甚至还有安县的大队托人来询问制药厂能不能收他们那边的药材。
当然,种植是必不可少的,野生野长的药材稀疏种类多,而有些药材用到的频率比较高或者生长时间久,前几年可能不缺,但制药厂一直扩招,白露不停出新药的话,早晚会挖完。只有未雨绸缪,早早把药种下去,再由药材自己去发散,打败其他野草,才能长久收益,而大家在药材上看到利益,才会有更多的大队种植药材。
林下种植不占用土地,是最能吸引各大队的一个点,这时候没有机械化,农民种地的辛苦程度比上山种药材更大,且这个时候人口多,也不像后世年轻人都去打工了。所以其实在各村,是存在劳动力过甚、地不够种的情况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情况,这几年到处都在开荒毁林,只为了有更多的土地。但是比起平坦的北方和能一年两熟水资源丰富的两广来说,云省并没有那么适合种植粮食。现在毁掉的山林,在三十年后便要退耕还林。如果一开始就搞林下种植,村民们有了收入,还能修正这条错误的路子。
原料、销路、产内硬件设施都有了,如今缺的是员工。
白露自己都没有想到,本来想吸收一部分尖子生来跟着教授们学习而搞出招聘,如今成了真正的招聘,也就是她一开始就计划着几年后制药厂要扩大,宿舍盖得足足的,不然怕是大通铺又要上场了。
人都通知了,这些高中生们也不容易,只要他们大方面上过得去,白露也愿意把他们留下来。其他的不说,谁家在乡下都有几门穷亲戚,而按照白露的经验来说,一个农村家庭里如果出了一个“出息人”进城生活了,那么这个“出息人”在家里的话语权往往比其他人重。如果能让这些高中生把制药厂当家,他们的父母跟他们是一个整体,也会跟着维护木家堡,再影响其他村里的亲戚。
想想吧,那些不愿意跟木家堡签协议,不愿意种植药材的大队不是怕木家堡坑他们吗?等以后他们自己的亲戚孙辈回去说在木家堡的见闻,尤其是木家堡招收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待遇,他们才会明白他们错过了什么。到时候,怕是有那么大队长头疼哦。
而高中生们,此刻也在担心着自己的命运,这个时候应聘第一步便是政审,王晓霞办事让人很舒服,这些能来到木家堡考试的,都是已经过了政审的。换句话说,他们大多是工农子弟。而且因为白露的叮嘱,凡是带头搞过**的,全部都筛选出去了。黄文明也不可能把这些有可能会搞事的人放进来祸害木家堡。
让王晓霞想不到的是,除了城里要下乡的知青,竟然还有部分本就是农村的高中生报名了。要知道这些学生可是不用下乡的,并且他们毕业之后,因为文凭的问题,在村里怎么也能混个记分员之类的活计,扥选举的时候,村干部的首先也是这些人。
“这里比我想象中好多了。”甘博超看着远处青砖白瓦的小楼愣怔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