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你想考试,你的妻子也想,难就难这么几年,难道不能想办法克服一下,两人一起去吗?非要一个人为了另外一个人放弃梦想,那你实现了梦想后,你是会铭记今天的恩情还是会因为你不断提高而嫌弃那个为了你失去梦想的妻子,你自己可以保证吗?

同志们,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希望大家仔细想想,认真做决定,不要太自私,也不要太傻。

希望已经成家的同志们,不管你们以后是谁去了上了大学,都能记住你们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木家堡从招工那天开始,便很注重员工的个人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自尊自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木家堡欢迎所有从这里走出去的工人再次回到我们的怀抱,但不包括因为因为上学或者回城而抛弃家庭的道德瑕疵者。我今天就说这么多。”

白露最后一段话说出来后,工人们寂静无声,很多工人脸上都不好看,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他们。

也许有人会觉得白露这样不好,作为一个老板,不应该太过干涉员工的生活。但,这是白露一手创办起来的厂啊,她给工人们提供了高出同行业的高工资,给了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甚至无条件支持他们提升自我,这么多人一起复习考大学,厂里接下来两个月的订单定然是吃紧的,白露需要支付一大笔加班费给不考大学的工人。

她做到了这么多别的老板做不到的事情,那按照她的喜好来选道德感高的工人又有什么不对?一个看不到另一半付出可以在发达后可以将之轻而易举抛弃的工人,他的内心对工厂又会有多少温度?

比起后世,其实这几年国家对妇女是很宽容的,不少单位和厂区,妈妈们可以背着孩子去上班,这一届高考,不限是否婚育都可以参加,甚至有不少妈妈考上后,因为个人原因带着孩子在宿舍生活,带着孩子去上课,社会对她们非常宽容,而不宽容的,竟然是她们的亲人。

这是不是一种讽刺?明明两个人都在上班,挣着一样的工资。但妻子的孕育了孩子,这对家庭来说,贡献本就超过了丈夫,那凭什么在这种机遇面前,要再次牺牲妻子?

白露觉得和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教育有关系,不然那些嫁给木家堡当地人的知青,为什么没有任何一家出现这种问题?何月月嫁给木喜多少年了?她自己都觉得希望不大,木喜还让她请假复习,去试一试。

这个大会一开,厂里并没有安静下来,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会因为白露的一席话而改变,但家庭妇女们却像拉住了救命稻草。丈夫和他人指责她们不顾孩子,没有个当妈的样子,她们内心不是不自责的,她们也会自我怀疑。

但此刻白露告诉她们,她们没有错。挣着一样的钱,她们已经为家庭做出了付出,主席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什么牺牲的是她们,这是不合理的。

很多妻子强硬起来,要么丈夫放弃,要么两人一起去。性子强硬些的竟然说出不同意可以离婚这种话。

火烧到了自己身上,说理又说不赢,那部分自私的男职工们不得不同意两个人一起参加考试。

年初发下去的课本此刻派上了用场,那些刻苦用功的工人,都在感激白露。而没有好好看书的,则在自责。

会议室的培训班人满为患,老教授们也惦记着这群孩子,白露原本是安排他们一天两个人去上课,一人下午一人晚上,一轮下来能休息好几天。但看着那些站在外头挤不进来的年轻人,老教授们心里不是滋味,自发的找到了白露,又安排了几个地方,几位老教授们同时开课。

比起外面那些连书本都找不齐的知青,木家堡的工人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白露用考试的方式让他们不停的学习。如今为了他们备考,连食堂的阿姨们都每天早早起来熬汤给他们进补。

当然,也不是所有员工都准备去考试,事实上,放弃这次考试的员工有五成那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和擅长读书,很多员工只是初中毕业便来下乡,他们上学的时候就听不见去,觉得念书是一种折磨,如今有了稳定的生活,更不想折磨自己。

毕竟他们和那些急于回城的知青不同,他们在这里生活得比城里更好。

比起去考大学,这些员工们对这两个月加班的高工资更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多挣点钱,好好上班发更多的奖金才是正事。正是这些工人的努力,和白露前几个月有意的加快了生产囤积药品,才能顺利的度过这两个月,不至于让厂里出现问题。

但管理岗位上的人确实不好解决,尤其是,白露打算让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去考试。

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管理层去考试

除了年纪不到的外,白晨、白霜、梅姐姐妹、马晓蕊廖杰他们白露都建议他们去考大学。

老三届机会难得,再过两届,国家便会限制年龄和婚姻状况,只有应届毕业生能参加考试。

“不是,咱们这么多人走了,厂子医院学校怎么办?你一个人怎么管理得过来?”

廖杰当然也想考大学,但是他们这些人在木家堡多年,是和厂子一起成长的,木家堡制药厂在他们心里非常重要。如果上大学有可能影响到木家堡的发展,需要二选一的话,廖杰只会选择木家堡制药厂。

“对啊,小露,要不我留下来,你去考试。”白晨也觉得不妥。

“我去考试意义不大,学校里教不了我什么东西,而且这几年,我有其他事情要做。”白露穿越都读了十几年书,该会的她都会,虽然没有文凭,但白露该办的证都办下来了,办公室里还有一顿县里市里发的奖状,她的社会地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白晨他们不一样。

“你们走的都不是学术的路子,要做管理,学校里系统的学习对于你们来说是很有用的,尤其是英语,到时候我建议大家都选修一下,但最重要的还是人脉。”

会议室里都是信得过的人,白露和大家说起了她的想法。白露不缺知识,但她缺人脉,现在手上的人脉都是木家堡前辈们的遗泽。

眼下制药厂只在云省和军区销售,集体经济下,大家扩张的欲望都不高,很多厂子得过且过,甚至负盈利了还在不紧不慢的开着,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国家兜底。所有的厂子都是兄弟姐妹,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存在谁坑谁,所以这个时候,木家堡制药厂并没有什么商业对手。

白露创业至今,遇见最难缠的也就是赵家,解决起来也很轻松。

但这一切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很多入不敷出的国企会倒闭,招商引资会带来大量的外资工厂,本国私企也会蓬勃发展,整个行业很快就会卷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