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屠户对竹篮感觉还行。
因为做一个竹篮要从选竹子开始,然后砍竹子到分成竹片,最后进行编织。
生手编一个竹篮,少说也要两个时辰。
便是陈桃花这样的熟手,她最少也要花上大半个时辰。
这次是家里有上次剩余的竹条,总是颜色上和新砍的竹子有差异,但张屠户还是应了。
一是李迎春开的口,二是知道编织的人是陈桃花了。
“成,尽管编,有多少我要多少。”
样子过关了,就该谈价格了。
一个竹篮,常见的大小在市面上可以卖到十文。
张屠户用量大,还不挑,最后两人讲价到八文一个。
积攒十个就送过来。
“不过,就你娘一人能包揽所有的事?”不是张屠户不信任陈桃花。
这砍竹子就是一个男人也撑不住连翻的苦力活。
李迎春眼神都没动,“我爹可以。”
张屠户没作声,就李三地那个德行啊,估计又要被他的大女儿收拾了。
敲定了和张屠户的生意后,常白和李迎春回到铺子里,此时,饭菜早已凉透了。
李迎春习以为常端过来吃,常白则是去收拾她特意留下的一块肉。
“墙上有隔壁后门的钥匙,你直接去他家院子里打水就行。”
淡淡的,解决掉后日常白打水的问题。
常白看着那枚明显新做的钥匙,点头,“好。”
这次的肉还是肚皮上那块,只是略瘦了些。
他的刀工不如李迎春熟练,切了两片猪肉都是薄厚不匀后,常白放弃。
好好的肉可不能让他糟蹋了。
“我去买调料。”
李迎春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不用,我们就用盐。”
昨日烤串她发现有调料腌制后熏制香味,明显没有只用盐做后烤出来的味道更香。
离晚市还有一段时间,常白让李迎春休息会儿后,就抬着竹匾往外走。
“你知道上哪能卖?”
李迎春挑眉。
常白笑了笑,“别的不敢说,这事我熟得很。”
他端着竹匾往镇中心去,最后停在了进入东市人最多的街口。
刚找了个空地坐下,好几个人直接围了上来。
“常白,好久不见啊。怎么上哪儿发财了?我们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眼前这几位酒楼伙计打扮的男人,都是常白的熟客。
每次常白过来卖猎物或者山货,山珍啥的,他们必定会过来挑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