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了软和的新棉花,套上新被套。
再放了六个崭新的棉花枕头,摸上去软软呼呼。
多余的棉花、布匹、衣裳被都卷起来,堆放到床脚的位置,一直堆到了屋顶。
以前豁了口的碗、锅、毛边的筷子都扔掉,换成新的。
漏水的木盆、歪了的葫芦瓢,都换成了塑料的。
破竹篓、竹篮换成了塑料箱子。
磨得包浆的桌子换成了现代小方桌,还盖了一块蓝白格子防油餐布。
晃里晃荡的木板凳,也被刘老太换成了现代的塑料凳子。
那些木质的东西都被拆了堆在院子里的土灶边上,当柴烧。
整了半天,终于空出了能睡觉的地儿,也吵醒了小豆子。
“娘,明日。。。。。。是不是还有?”
“对,每日都有。”
画屏站都站不稳了。
谁能想得到?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自己家里有那么多奇怪的东西。
还有这样一个能每天拿出奇怪东西的娘!
她磕磕巴巴道:“娘,咱。。。咱家已经放不下了。”
“放不下也得找地方放。”
刘老太心里很清楚,旱灾必定和蝗灾并行而来。
而目前整个庄子一片祥和,没有任何旱灾的迹象。
全是因为刘家庄靠着刘家河,大家吃水、用水不愁。
但都没有人注意到,从三月份开始,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下过雨。
她和小豆子捞鱼的池塘,水位也比往常下降了十几公分。
而且现在才是五月,知了早早的就在树上渣渣呜呜,吵个不停。
其他不靠河的村子,怕是已经开始出现干旱的情况。
只是古代没有手机,沟通不方便,怕是消息没有传到这边来。
蝗灾好解决,就是干旱可是天灾啊。
如果真的到了无水可用的地步,庄稼都要枯死,照样颗粒无收。
到时候,天不降水,粮价上涨,渴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刘老太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不会善良到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救下来。
她们一家老的老,小的小,都是妇孺儿童。
天灾真正到来的那一刻,她们不被别人欺辱了去,好好的活下来,才是她真正的愿望。
她只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好这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