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上前翻了翻,大多是一些女子为官、巾帼传奇的故事,甚至还有治国之策、利民要术。
怪不得这里建的那么隐蔽,原来藏了这许多禁书。
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人留存下来的,是个人物啊!
“这里好大呀!”
画屏的惊呼让刘老太下意识回头,发觉这下边确实很大,比上面的祠堂大了五倍不止。
绝对能放得下她的东西了。
“咦?那是什么呀?”
小豆子闻到馊了的味道,跑过去瞧。
书灵怕她摔倒,忙举着火把跟在后头给她照亮。
刘老太也看清,墙角堆了两百多个野菜饼子,大部分都发霉、发馊了。
书灵低头小声道:“是——是俺做的野菜饼子,俺不敢拿回家,就放这里,野菜饼子放不住,坏的快。”
刘老太鼻头酸酸的,这两百多个菜饼子,大概是书灵干活的时候做的,估计做了有小半年吧。
王凤不给她们吃粮,闺女们就想方设法藏,发霉了也舍不得扔。
刘老太拿起一块敲了敲,邦邦硬。
怪不得她之前饿死,都病成那样了,也吃不下呀。
回去的路上,刘老太反复琢磨。
这地方是不错,但她们一大家子人,从家里到这边路也不近,这么天天往这里跑肯定不行。
得想个办法,名正言顺地到这里来才行。
从小路原路返回,刚刚到家,就见一个白胡子老者赶着驴车从她们家门前路过。
“这不是牛大爷吗?”
小豆子看清那赶毛驴的人,蹦跳着跑过去,仰头打了声招呼:“牛大爷好。”
那老者爽朗地回应:“哎!韩云家丫头吧?长这么大啦?”
牛大爷姓牛,家里就他和他儿子牛花花,是后来到刘家庄的,没有田地,靠在山上打猎为生。
打回来的猎物,由牛大爷赶驴车拉去镇上卖。
刘老太看着那小驴车若有所思,而后也上前打了声招呼,“牛老哥,去镇上才回呢?”
“是啊,俺家花花前天打了只黄花狸,将将卖了。”
“明日还去镇上不?”
“哎呀,不去了不去了,现在山上猎物不好打,好几日没进项了。就那只黄花狸,还是俺花花蹲了好几天才打到的。”
刘老太不知道他家花花长什么样子,只听说他有个儿子。
毕竟牛家跟村里人关系不好,一般都住在山上,很少跟村里人来往。
没想到这牛大爷竟然认识她大儿子,还能认得出来小豆子。
“明天你的驴车能借俺使使不?俺做了些辣酱,想去镇上卖了买点肉,给俺孩补补身子。”
不是刘老太想占人家便宜,实在是太穷了,她们家现在是空有物资,什么都不缺,就是缺钱。
一文钱都没有,小鸭子还是赊的。
村里有人专门赶牛车到镇上来回,一趟就要十文,来回要二十文,她拿什么给?
牛大爷乐呵呵点头,“可以啊。”
不过,他立马提出了条件,“不过俺这小毛驴儿力气小,只能拉货,不能拉人,也不能骑,你们要去镇上,只能走过去。”
刘老太:“你放心,俺就拉几坛子酱,等俺卖了辣酱再把车费结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