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 第五百零九章 神敬神一炷香(第1页)

第五百零九章 神敬神一炷香(第1页)

作弊?游鸣就是靠作弊起家的。

既然人间地?对他不友好,那就别怪他动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了。

游鸣的面上闪过一丝笑容,身形消失在原地,下一刻,便出现在了泰安府城之外。

在他出现的一瞬间,。。。

夜风拂过宁育洲的山脊,带着江水的湿润与春泥的芬芳。那条曾见证无数生死轮回的大河依旧静静流淌,波光如碎银铺展,映着天心一轮明月。祠堂旧址上的青苔厚了几寸,石板虽已深埋,可每到子时三刻,地底仍会泛起微弱金光,如同心跳,不疾不徐,仿佛在提醒世人:有些东西从未离去。

林安死后第七日,育婴堂里一个刚满月的婴儿突然睁开了眼。

那孩子本是弃婴,被发现时裹在一袭褪色红布中,置于庙前石阶。接生婆说他哭声特别,不像寻常婴孩那般尖利,倒像是低吟,一句句不成调的《共愿谣》从他口中断续传出,引得满堂惊异。老嬷嬷们起初以为是风穿墙缝所致,可当她们围拢细听,却发现那声音确确实实来自襁褓之中。

“灯照黑土……泉涌枯骨……”小嘴一张一合,字字清晰。

当晚,守夜的嬷嬷梦见一位白衣男子立于江心莲影之上,对她点头微笑。醒来后,她发现墙上那面镌刻亡母姓名的碑文竟多出一行新字??**“苏氏,宁育洲人,难产而逝,魂归愿海”**。经查族谱,确有其人,乃三百年前一位村妇,早被遗忘于史册之外。

自此,这孩子便被取名“念初”。

他成长得极快,三月能坐,半岁会走,周岁那年已能背诵整篇《共愿谣》。更奇的是,每逢雷雨之夜,他总爱赤脚跑到江边,仰头望着乌云翻滚的天空,口中喃喃自语,似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村里老人说:“这娃儿不是凡胎,他是‘代行者’归来后的第一缕回响。”

话音未落,北冥雪域那座冰封古殿再度震动。

第八玉柱上的血纹愈发清晰,八个大字缓缓浮现:**“此关不开,则万界不得圆满。”**而原本矗立殿中的七根玉柱竟开始共鸣,各自投射出一道光影,交织成一座虚幻门户,门内隐约可见一条蜿蜒长路,两旁立着八座石碑,最后一座依旧空无一字,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波动。

与此同时,黄粱世界的共愿学院收到了一封无法追溯来源的信笺。

信纸由未知材质制成,触手温润如肤,墨迹非书非画,而是以情绪凝结而成??读之者心中自然浮现出文字。院长亲自解读,面色骤变,随即召集所有核心研究员闭门议事。三日后,一则公告震惊全球:

>“我们确认,第八碑并非终点,而是一扇门。

>它不在天地之间,而在‘集体信念最深处’。

>惟有当足够多的生命同时觉醒,并自愿承担‘守护之责’,此门方启。

>否则,万界将陷入循环崩塌,直至归于虚无。”

消息传开,举世哗然。有人嗤之以鼻,称其为新时代的迷信;也有人默默行动,在各地自发组织“守夜人”团体,每晚聚集诵唱《共愿谣》,试图维系那份微妙的共振。科学家们监测到,每当万人齐声吟唱,地球磁场会出现短暂谐频震荡,宇宙背景辐射中甚至捕捉到了类似“应答信号”的脉冲波。

而在偏远山村,念初正坐在林安墓前。

坟头青草萋萋,墓碑朴素无华,只刻着那一句遗言:“我不是神,我只是记得他曾许下的诺言。”小男孩伸出手,轻轻抚摸碑面,忽然低声说道:“我知道你是谁。”

风停了。

树叶不动,连鸟鸣都戛然而止。

片刻后,碑石表面泛起涟漪般的光泽,一道模糊身影从中浮现??正是游鸣的模样,年轻、温和,眼中盛满星河。

“你比我想象中来得更快。”游鸣轻声道。

“因为你一直在等。”念初抬头,目光清澈如井水,“你说过,第八关需要有人亲自走过。林安完成了他的部分,现在轮到我了。”

游鸣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这条路没有回头。你要放弃童年,放弃平凡,甚至可能失去自我。你将成为‘愿海’的锚点,承受亿万众生的情绪洪流。痛苦、绝望、执念……它们都会涌入你的心魂。你能承受吗?”

念初笑了,露出乳牙间的小豁口:“我能,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走。你看??”

他指向远方。

只见宁育洲各处村落,灯火次第亮起。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红灯笼,那是村民们自发举行的“守愿仪式”。孩子们手牵手围成圆圈,轻声哼唱《共愿谣》;产妇们抚摸着隆起的腹部,低声许下对未来的期盼;老人们跪在祖宗牌位前,祈求子孙平安。

更有数百名曾被林安接生的孩子,此刻正齐聚江畔,每人点燃一盏油灯,摆成一朵巨大莲花的形状。火光摇曳,映照水面,竟与当年游鸣所绘净念莲完全重合。

“他们都在帮你。”游鸣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不,”念初摇头,“是我们一起在帮这个世界。”

话音落下,天象突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