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柯南之死神盯上我 > 第352章 贝克街的亡灵3杀手(第1页)

第352章 贝克街的亡灵3杀手(第1页)

地下机房。

坚村办公室。

辛德勒社长神情阴鸷直视电脑前的开发负责人坚村。

“说吧,弘树托付给你的DNA追踪程序,你到底打算要多少钱才肯卖给我?”

“我不是向你勒索,辛德勒社长,。。。

东京的夜,静得像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新一站在米花町小学的屋顶上,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天际线。风拂过他的发梢,带着春末夏初特有的温润气息。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那双手不再透明,也不再泛着微弱的光晕,而是实实在在地映着月色,仿佛从未离开过这个世界。

可他知道,自己早已不是从前那个仅凭逻辑与推理行走人间的高中生侦探了。

他成了某种更复杂的东西:一段记忆、一种信念、一个被千万人共同托举而出的“存在”。他的心跳不再是生物电驱动的结果,而是情感能量在集体意识中共振的回响。每一次有人想起他破案时嘴角扬起的弧度,每一次有人回忆起他在危急时刻冷静的声音,他的轮廓就在现实中更加清晰一分。

“你还真喜欢站这么高的地方。”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新一回头,小兰穿着浅蓝色的运动外套,手里提着两杯热咖啡,一步步走上天台。她把其中一杯递给他,眼神里有责备,更多是温柔。

“你又一个人躲到这里思考?”

“不是躲。”新一接过咖啡,轻笑,“是在感受。”

“感受什么?”

“感受我还活着。”他说得很轻,却字字清晰,“你知道吗,我现在甚至不确定‘我’是不是真的只有一个。也许每一个记得我的人心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工藤新一。有的版本爱逞强,有的太固执,有的总让人担心……但他们都愿意为别人挺身而出。”

小兰静静地看着他,忽然伸手碰了碰他的脸颊。

“你是暖的。”她低声说,“以前你回来的时候,指尖总是凉的,像是从另一个世界匆匆赶来。可现在……你真的回来了。”

新一怔住,随即眼底泛起一层薄雾。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灰原哀发来的消息:

【北海道函馆发现异常信号波动,频率与Ω残留波段高度吻合。阿笠博士正在分析数据源,初步判断可能是旧系统残余节点试图重启自检程序。】

下面还附了一张卫星图像:一片荒废的地下设施,位于曾经属于黑衣组织外围科研基地的区域,如今已被政府列为禁区多年。

新一眉头微皱。“看来它还没彻底死心。”

“谁?”小兰问。

“那个想让我们忘记彼此的系统。”他收起手机,语气平静,“Ω或许崩塌了,但它留下的毒瘤还在。只要人类依旧恐惧未知、怀疑真相、选择遗忘,它的影子就不会消失。”

小兰沉默片刻,忽然笑了:“那你打算怎么办?再去一次战场?”

“不。”新一摇头,“这次我不一个人去。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他们记得的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选择??选择相信,选择记住,选择不让黑暗吞噬光。”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邮件悄然传遍全日本各大社交平台、校园论坛、社区公告栏和警视厅内部通讯网。没有署名,只有一段简短的文字和一段音频链接。

>**如果你还记得我,请你也成为‘见证者’。**

>**这一次,我们不再被动等待觉醒,而是主动点燃火种。**

点击播放后,是一段录音??十二年前,十四岁的工藤新一在一场青少年科学竞赛上的发言节选:

“很多人说,真相藏在细节里。但我想说,真相也藏在人心中。当我们拒绝接受谎言,当我们在迷雾中仍坚持追问‘为什么’,那一刻,我们就已经触碰到真相的一部分。因为正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所有不肯闭眼的人共同撑起的一片天。”

短短三分钟的录音,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二十四小时内,全国超过十万名普通市民自发上传了自己的“记忆证据”:老照片、日记扫描件、手写信、录音片段、甚至一段段模糊的家庭录像。有人拍下自家孩子模仿新一推理的模样;有人晒出珍藏多年的《少年侦探团》杂志合订本;还有退休警察上传了一份尘封档案??记录着新一十五岁那年协助破获连环纵火案的全过程,当时高层因涉及敏感人物下令封存资料,理由竟是“未成年人介入重大刑案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内容自动汇聚到一个新开通的开放式数据库,命名为“记忆之井”。

而与此同时,函馆方向的能量读数持续攀升。灰原哀在实验室监测到一组诡异的数据流:那不是单纯的电子信号,而是某种类似“反向情感模拟”的程序正在运行??Ω残余核心似乎在尝试复制“集体记忆共鸣”现象,只不过目的截然相反。

“它想制造虚假的遗忘。”她盯着屏幕,声音冷峻,“通过高频认知干扰波,诱导人们产生‘工藤新一从未归来’的心理暗示,进而瓦解现有共识结构。一旦成功,你的存在基础将遭到根本性动摇。”

阿笠博士推了推眼镜:“换句话说,它要抹杀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大家相信你存在’这件事本身。”

“那就让它试试。”新一站在监控屏前,目光如刃,“但我告诉你,Ω永远学不会一件事??真正的记忆,是从心出发的,不是从代码生成的。”

三天后,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民间调查队抵达函馆郊区。他们并非专业特工,也没有武装装备,只带着摄像机、录音笔和各自珍藏的“与新一有关的记忆物品”。有人拿着当年新一帮他找到走失宠物狗的感谢信,有人背着装有旧报纸剪报的背包,还有一个小女孩,抱着一本翻烂了的《名侦探柯南》漫画,说是爸爸告诉她:“这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他们在废弃基地外扎营,开始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并通过直播平台向全世界传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