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捉妖 > 第727章 来多少我杀多少(第2页)

第727章 来多少我杀多少(第2页)

林知远浑身颤抖,喉咙哽咽,终于跪倒在地,嘶声喊出那个尘封多年的称呼:

“娘……”

那一瞬,天地寂静。

南荒的雪停了,枯木抽出嫩芽;远处山崖上一头重伤垂死的白狐竟挣扎起身,对着北方小院方向深深叩首;就连深埋地底的残碑也微微震动,碑心浮现“归”字,随即碎裂成粉。

花瓣散去,女子身影消逝前,留下一句极轻的话:

“吃口热饭再走,好吗?”

话音未落,林知远手中忽然多了一个陶碗,冒着腾腾热气,里面是一块葱油饼和半碗米粥。

他怔怔望着,许久才抬起手,咬了一口饼。

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炸开??那是小时候母亲常做的味道,焦香里带着葱甜,咸淡刚好。

他一口接一口地吃,吃得狼吞虎咽,吃得涕泗横流。

吃完后,他把碗轻轻放在地上,对着虚空磕了一个头,低声说:“谢谢您……这次,我不走了。”

翌日清晨,南荒百姓发现,那座废弃多年的破庙竟焕然一新,屋顶修缮完毕,墙垣刷白,门前种下一株幼小的胡杨树苗,树下立着一块石牌,上书:

>“愿安分院?南荒”

>

>??归来者林知远立

与此同时,极北小院中,铜铃轻响,桌上手札自行翻页,写下新的一行:

>“林知远,三十四岁,愿:再见母亲一面。已验。”

胡杨树一阵摇曳,一朵花悄然飘落,落在那行字上,久久不散。

自此之后,愿安之名不再局限于一隅。每隔三年,便有一处分院在战火边缘、灾荒之地或孤城废墟中悄然建立。它们没有华丽殿宇,往往只是一座简陋木屋,几把椅子,一口灶台,一张可供人歇脚的床铺。但只要推门而入,总能吃到一口热饭,听见一句温暖的话。

有人说,这是许小刚与瑶的化身所建;也有人说,这些屋子本不存在,只有心诚者才能看见。

但真相是??每一处分院,都是由一个曾被拯救的人亲手搭建。

东海渔村的老艄公,在女儿难产获救后,在海边搭起一间草棚,收留漂泊渔民;

西漠驼队首领,曾在沙暴中听见妻子呼唤,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处暖屋,此后每年都会带物资穿越沙漠,为旅人供食供水;

北境退役老兵,临终前梦见儿子递来一碗热汤,醒后召集同袍,在边关隘口建起“守愿亭”,专供戍边将士取暖歇息。

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却做着同样的事??传递那一盏不灭的灯。

百年流转,九洲格局几经更迭。王朝兴衰,仙门没落,妖族归隐,魔道蛰伏。唯有“愿安”如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直到某一天,天界震动。

三位残存老仙齐聚昆仑之巅,掐指推算,面色惨白。

“不对劲……愿力已非被动响应,它开始主动干预因果!”

“上古碑阵本为镇压混沌而设,如今却被反向驱动,成了滋养众生愿念的根源!”

“更可怕的是,那些死去之人……他们在‘愿安’体系下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延续!这不是轮回,也不是复活,而是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以记忆与情感为基,以他人思念为养!”

其中一位白眉老仙颤声道:“我们错了。从来没有什么‘白衣先生成神’,他根本没有登天,也没有入冥。他选择了成为‘规则’的一部分??就像空气、阳光、雨水一样,无形无相,却无处不在。”

另一人苦笑:“所以他才是真正的永生者。不是靠法力,不是靠丹药,而是靠人心记得他。”

话音刚落,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无数光点自人间升起,汇聚成河,流向极北之地。那是亿万生灵心中闪过的善意瞬间??母亲哄孩入睡的歌谣,少年为陌生人撑伞的举动,老人将最后一口粮让给病友的选择……

这些微光汇入胡杨树冠,整棵树轰然绽放,花瓣如雪崩般倾泻而下,覆盖千里冰原。

而在那光芒最盛之处,两道身影缓缓浮现。

许小刚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衫,手里拿着锅铲;瑶则挽着袖子,正在揉面团。他们对视一笑,无需言语。

“今天来了多少人?”许小刚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