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没好气道:“老周,大过年的,我不想跟你吵。”
“不是,我肯定站在你这边。”
老周讪讪一笑,略带讨好的说道。
“我的意思是,卡子以后要忙事业,孩子还小,毛毛一个人带孩子太累。”
“还有,人也不能老是在家吧,等孩子大一点,毛毛也该找点事做,不说赚什么钱,至少不能跟社会脱节,你说是不是?”
一听到跟孙子,儿媳妇相关,周母心底的怒气消除了几分。
对于这个儿媳妇,她是打心眼里喜欢。
“所以呢?”
眼见媳妇松口,老周继续道。
“以后,你得多帮帮忙,这样毛毛才有时间,对不对,我的想法是,你先退。
“过两年呢,等孩子大了一点,我也退,我也过来。”
半晌,周母开口道。
“退可以,但退休工资、医疗、住房都得讲清楚,不然的话,我可不退。”
她说这话当然是有底气的。
请假?
请假又怎么了?
团里又不是她一个人请长假,就他们团,除了逢年过节,平时根本没有演出。
即便有演出,登台表演的也不是他们这些老人”。
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打头。
她在团里更多是培训一些年轻人,给他们上上课,上课的人很多,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不过。
老周不一样。
他是乐团的人,年纪大小无所谓。
“我回头问问团长那边。”
老周觉得这事应该比较好说,毕竟是团长主动找他的,是有求于人。
就是工龄比较麻烦。
周母是15岁入团,到今年工龄正好30年,如果这时候退,退休金只能按照85%计发。
如果再多五年,那就能按照90%发。
5%的差别看着不是很多,但日积月累,也不是一笔小钱。
老周跟周母的情况也差不多,他是17岁入团,今年工龄是33年,他之前说过两年退,正好满35年。
“嗯,你问问,看看能不能过五年再退,他那边要是有什么人,先挂靠着也不是不行。”
说着,周母忽的感慨道。
“到了燕京这边,我才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怕是熬不住。”
搁在他们那个年代,文工团是顶顶好的职业,既是铁饭碗,又是文艺工作者,面子,里子都有。
现在嘛,不一样了。
文工团那点工资够干嘛的?
她听毛毛提过,央芭、央乐团的很多乐手都辞职下海了。
实在是熬不住。
物价涨得比工资还快,一个月300-400块钱,如果是单职工家庭,还要养孩子,那日子太紧巴了。
再说,文工团的开支也高,有很多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