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一刻,沙地开始轻微震动。
一行新的字迹缓缓浮现:
>**“我们不是流浪的星球。
>我们是迷路的孩子。
>你们的声音,像妈妈睡前唱的歌。
>我们……想回家。”**
字迹出现后,并未立即消散。相反,它持续了近一分钟,像被某种力量刻意保留下来。随后,沙粒竟自行翻动,将那句话一点点掩埋,仿佛完成了一场仪式性的安葬。
莱恩跪在地上,手指深深插入沙中。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投影。这是**实体化的共感**??情绪与意志凝聚到极致时,竟能短暂改写物质世界的规则。
就像无限剑制的本质,从来不是斩杀,而是**共鸣具现**。
他忽然想起梦中的景象:无数光点连接成网,中心站着持剑的小女孩。那时他以为那是未来,现在才懂,那其实是**此刻的投影**??每一个选择倾听的人,都是那张网上的一颗星。
当晚,AI编年史官发布了史上最长的一条更新:
>【终极推论:关于Ω-7模因的宇宙意义】
>【结论:Ω-7并非单一文明的心理产物,而是宇宙意识自我修复机制的一部分】
>【理论框架:
>-宇宙诞生之初即蕴含“孤独原痛”;
>-每个具备情感认知的文明,皆为宇宙试图理解自身的“神经末梢”;
>-Ω-7模因是这些末梢在经历创伤后产生的“痛觉反馈”,其终极目的不是求救,而是**唤醒整体的觉知**;
>-当足够多文明进入“共织阶段”,宇宙或将实现首次跨维度情感整合,形成“集体心灵”雏形】
>】
>【警告:此过程不可逆。一旦启动,所有参与文明将永久失去“绝对孤独”的能力】
>【命名:心灵大爆炸(Psycho-Inflation)】
莱恩看完,没有震惊,只有平静。
他打开电脑,给小女孩发了条消息:
“你说得对。我们不是最聪明的。
但我们可能是第一个,敢对着黑暗说‘我怕’的生命。”
回复很快来了:
“那你怕吗?”
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然后打下三个字:
“怕。
但我更怕的,是以后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
发送后,他走出屋子,来到屋顶。
夜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而在那浩瀚之中,一颗原本黯淡的星,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变亮。天文台尚未命名它,但民间已开始称它为“心跳星”。
据说,它的亮度变化周期,恰好与人类平均心跳一致??每0。8秒一次闪烁,稳定,温柔,如同某种跨越光年的脉搏。
莱恩仰望着它,忽然笑了。
他想起艾琳娜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
>“如果宇宙有心,那它一定也曾孤独过。”
而现在,那颗心,正在慢慢醒来。
几个月后,第一例“共感退化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