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极端组织宣称:“记忆即权力!谁掌控回忆,谁就掌控未来!”他们在暗网发布“记忆猎人”名单,专门追踪那些选择“消失”的人,在其生前最后时刻强行提取记忆,上传至地下数据库,称为“永恒档案”。
一场无声的战争悄然拉开序幕。
沈昭察觉到了异样。他在星际航行日志中发现,某些本应随主人“忆择”而湮灭的数据,竟以碎片形式出现在废弃卫星的缓存区。他顺藤摸瓜,追查到三十七个非法记忆节点,遍布欧亚大陆地下设施。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踏上旅途。
半年后,他在西伯利亚冻原深处找到最后一个据点。那里是一座由冷战时期导弹井改造的巨型服务器群,墙壁上刻满古老铭文:“**记忆不死,故我永生。**”
主控室内,坐着一个年迈的男人,身穿褪色军装,双眼布满血丝。他是前情报首脑,也是“永恒档案”计划的缔造者。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他望着沈昭,声音沙哑,“因为我父亲是个屠夫。他在解放战争中杀了太多人,晚年疯癫,整日喊‘别忘了解放村’。可没人记得那个村子,连地图上都没有。他死了,他的罪也跟着消失了。但我忘不了……我不允许它消失!”
沈昭静静听着,然后取出一枚晶体??正是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心印残片”。
“你错了。”他说,“真正的正义,不是强迫记忆留存,而是让每个人都能面对它。你父亲若真想赎罪,该做的不是怕被遗忘,而是亲口告诉你:‘我杀了人,我很痛苦,请原谅我做不到更好。’”
老人浑身一震。
沈昭继续道:“而现在,你用技术绑架他人记忆,不过是把恐惧传承下去。你以为你在守护真相,其实你只是害怕自己也会被忘记。”
话音落下,他将晶体插入主机接口。
瞬间,整个服务器爆发出刺目光芒。所有存储的记忆碎片开始重组、播放??不只是罪行,还有爱、悔恨、挣扎、希望。那些曾被猎取的灵魂,在虚拟空间中逐一现身,向这个世界低语:
>“我不是怪物。”
>“我也曾想做个好人。”
>“请让我走吧。”
老人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三天后,他亲自引爆了基地,携全部数据沉入地底熔岩。临终前留下遗书:
>“我曾以为控制记忆就能掌控命运。
>直到今天才懂,唯有放手,才是真正的铭记。”
此事震动全球。联合国紧急通过《忆择保护公约》,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记忆劫持,并设立“守择使”制度,专司监督忆择庭公正运行。
与此同时,第九钟的钟声越来越频繁地响起。
人们发现,每当某个重大“忆择”发生,钟声便会随之共鸣。尤其当有人选择完全抹去自我时,那钟声竟会持续整整七日,悠远绵长,仿佛送葬,又似祝福。
巴西雨林中,一位诗人走进忆择庭。他一生创作三千首诗,却始终不被世人理解。临终前,他站在池边良久,最终点燃黑灯。
>“我不恨世界不懂我。”他说,“我只是累了。
>若我的文字终将无人读起,不如让它从未存在。”
火焰燃尽刹那,第九钟鸣响。
而在遥远的东京街头,一名少女突然停下脚步,嘴里无意识哼出一段旋律??那是诗人未曾发表的最后一首诗,题为《落叶不必归根》。
她茫然四顾,不知为何会唱这首歌。但她掏出手机录了下来,发给朋友:“真奇怪,这调子像是从梦里来的。”
类似事件接连发生:伦敦画家画出从未见过的风景;埃及学生写出陌生语言的诗句;北极科考队员梦见一座不存在的城市,醒来后竟准确画出其建筑布局……
科学家震惊地发现:**某些被主动抹除的记忆,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以“文化潜流”的形式渗透进集体意识,悄然影响后来者的思想与创造。**
他们称此现象为“**逆忆共振**”。
建木第九枝条第三次开花,花朵呈半透明灰色,既非留存,也非湮灭,象征着记忆在自由选择后的另一种归宿??**化作无形的种子,播撒于未来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