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近臣 > 成全(第1页)

成全(第1页)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猛烈敲击着宫阙琉璃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蒸腾的白雾在殿宇间弥漫,一种深彻骨髓的寒意随之迅速蔓延——今年的夏天来得太早,而这象征着肃杀的秋意,也仿佛过早地降临了。

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滂沱暴雨中,一份来自凉州的八百里加急奏章,再次打破了朝堂刚刚维系不久的脆弱平衡。

皇帝展开奏章。

殿内一片沉寂,唯有殿外哗哗的雨声充斥耳膜。

司徒玄明那熟悉的刚劲字迹在奏疏上铺陈开来。

他首先禀报了一个重大进展:

凉州军册涂改、粮秣亏空、商旅异常等一系列乱象,根源已查清,幕后主使者并非外敌,实乃去岁就任凉州的一批蠹虫。

彼等原慑于薛都督威势,潜藏极深。

然薛都督滞留洛阳日久,这些人便心思活络起来,竟勾结地方豪强与军中败类,意图侵吞巨额军资,中饱私囊。

时至发奏之日,涉案人等已尽数缉拿,赃物追缴亦在进行。

然而,这份肃清的捷报之后,笔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而急迫:

“贼首自知罪孽深重,穷途末路之际,竟于长史宅邸内密室预设箭阵陷阱,意图与调查官员同归于尽。薛都督为护微臣周全,以身遮蔽,不幸背部连中数矢,伤势极危!凉州境内名医束手,虽经竭力救治,然都督血脉紊乱,高热不退,伤势反复恶化,已陷入昏迷,命悬一线!”

“微臣无能,叩请陛下速遣御医圣手,携带宫中珍奇药材,星夜驰援凉州。若迟恐都督性命难保!凉州三军将士,闻此噩耗,悲愤难抑,军心震荡,亟须朝廷安抚定夺!臣司徒玄明,万死叩首!”

司徒玄明奏章字字千钧,不叙查案艰险,不言薛乘风擒贼之勇,只道两件要事:其一,案破贼伏;其二,主帅垂危,凉州军心动荡。

消息如同冰水倾入沸油,瞬间在朝堂上炸开。

群臣哗然,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前一刻还在为凉州弊案告破而稍稍松口气,下一刻竟迎来主帅垂危的噩耗。

薛乘风不仅是大启的西北柱石,也是当朝驸马。

无数道目光——惊愕的、担忧的、审视的——如利箭般齐齐刺向站在最前方的世安公主。

这时候,公主的反应至关重要。

许多人心中已在预演,尚且年轻的公主闻此噩耗,是否会如寻常妇人般失声痛哭,甚或晕厥当场?

若真如此,将是何等难堪的场面。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世安公主静立如松,脊背挺得比平日更直。

她脸上不见泪痕,没有失态的悲恸,甚至连惊惶都寻不到半分。

那张沉淀得愈发柔婉的脸上,唯有一种近乎冷峻的平静,以及微微泛白的唇色,隐约泄露着内心的波澜。

在群臣的注视中,世安公主缓缓抬起了头,声音清晰响起:“陛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带着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司徒阁老奏报,驸马……性命暂时无碍便好。”她极其克制地用了“暂时”这个字眼,“然凉州军心浮动,主帅重伤,确需朝廷抚慰安定。司徒阁老既要主持大局,又要查察余孽,恐分身乏术。”

她略作停顿,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似乎在积蓄力量,又似乎在斟酌每个字的分量。

接着,她的声音提高了些许,掷地有声:“儿臣世安,恳请陛下恩准——以公主之身,亲赴凉州!”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世安公主迎着母亲晦暗不明的目光,继续陈述,条分缕析:

“其一,儿臣为薛乘风之妻,妻侍病榻,乃人伦常情。儿臣亲往照拂,名正言顺,既可慰藉驸马之心,更能向凉州军民昭示朝廷对功臣之眷顾体恤。”

“其二,儿臣虽不才,亦知国法纲常。有儿臣在凉州坐镇,一则可代表天家,慰抚将士,稳定军心民心;二则可协助司徒阁老处理部分安抚、协调事宜,使其得以专心查案善后,不致被繁杂庶务所扰。”

她特别强调了“协助”和“不致被扰”,姿态放得很低,却清晰点明自身价值。

“其三,”她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凉州乃国之西门,社稷安危所系。今主帅重伤,西北屏障动摇。儿臣身为皇室血脉,值此危难之际,岂能安居洛阳深宫,坐视不理?儿臣……责无旁贷!恳请陛下允准!”

冕旒珠帘之后,皇帝的目光久久凝视着世安公主挺立的身影。

这个曾经依偎在她膝下的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甚至带着些许猝不及防的方式,迅速褪去了少女的稚嫩和依附,显露出属于皇家血脉的、不容忽视的锋芒和担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