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走,彭科长又找他说起了一件事,“还有一件事,本来,你是咱们厂刚来的新人,我不该跟你说的。不过,你是老莫送来的人,我信得过。”
他让宋良坐近一点。
彭科长开始说了:“咱们厂跟拖拉机厂最近有个深度合作的项目,想联合设计一款轻量化柴油机。这个任务艰巨,你呢又是咱们厂引进来的高技术人才,我想让你加入这个项目。
轻量化柴油机。
宋良坐直了,原本他以为到了机修厂可能就做一些简单的技术工作,没想到这边还有大项目。
他有些期待了。
“你也知道你是新来的,这一下子就加入大项目,我怕下头的人有意见。”彭科长仔细给他分析,“我想着让你先加入扫盲班当老师,让大家了解你,知道你的本事。后面你再加入咱们轻量化柴油机的项目,也不会有人反对了。”
“科长,扫盲班有几个老师?”宋良问。
"计划五个,每周五个老师轮流上课,星期六跟星期天大家都休息。”彭科长说。
这个休息可不是全天休息。
机修厂是单休,这里说的休息是扫盲班休息两天,不用上课。
五个老师。
那就是说,一周去一天,还是晚上。
宋良同意了。
“好,好!”彭科长很高兴,趁机说,“你小子这专业课扎实,到时候夹点私货教些技术内容,看咱们厂有没有听懂的。要是有,你就记下来,到时候我过去挖人。”
轻量化柴油机的项目,缺人才啊。
宋良点头。
铁路家属大院。
杜得敏从医院出来,先去了邮电局。
二哥在外地,她想打个长途电话找到二哥,跟他说妈腰受伤的事。
她二哥是个医生。
还是个军医。
到了邮电局。
邮电局的同志听到是打长途电话,拿出一个表格,“把这个填了。”上面要填对方的地区,电话号码,姓名。
杜得敏傻眼了。
地区她忘了。
她拿着表格:“我能回家填吗,等填好了下午再过来打电话。”
“行。”
杜得敏拿着表格回家了。
沈家。
杜家老三来劝了之后,沈洋的精神恢复了一些,起码愿意起来了,这会正在刮胡子呢。
刘芸喜得不行,死活要留杜家老三在家吃饭。
“老三,婶子真是太谢谢你了。”刘芸拽着老三,“你就别走了,中午就在婶子家吃,你是吃鱼还是吃肉?我还发了一些豆芽,炒着吃可好吃了。”
老沈在铁路,沈洋在粮食局,两个单位的福利都特别好。
沈家也没谁像杜爷爷那样,给不相干的人花钱,这些年来,攒了不少积蓄,除了过去那会给洋办喜酒花了一笔,没有别的大项支出。
杜家老三听着有肉,嘴里不争气的开始流口水。
那就吃一顿?
刘芸拿着菜篮子,去外头买菜了,“我去看看菜场还有什么补身子的。”她家沈洋这半个月瘦得什么似的,今天好不容易愿意吃饭了,刘芸想去菜场看看有没有老母鸡,买一只回家给沈洋炖汤补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