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力的控制微末之间竟精妙的如此地步。
无声无息,透而不伤,无觉无感。
吕忠朝身后,被京畿卫的人墙挡在外面的人群自觉的将路让了出来,为首的两个人带着十余人快马疾驰而来,顷刻就到了眼前,可为首的二人丝毫没有勒马缓行的意思。
“退!”从方才一直在旁看戏的吴辉,突然出声暴呵。
将人墙扎的结结实实的京畿卫闻令而动,将路让了出来。
这声音也让突然陷入忘我状态的谢梓回了神,她抬头看向吕忠朝,对方已经收掌附手于身后,立于一旁,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还好,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走了,谢梓暗暗舒了口气,结果一扭头就看到一旁李守矩,一手捻着胡子,一手背于身后,正笑眯眯的盯着她看。
在眼神对上的那一瞬间,谢梓迅速移开了视线,目光恰好落在坐于马上的那群人中,和周围所有被热闹吸引的人一样。
为首的两人,直到春继院门前的阶下,才勒住缰绳。
而后调转马头,打马向前。
吴辉和那位吏部侍郎在马至阶下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过去候于马侧了。
一边一个。
吏部侍郎身侧马上的人谢梓认得,吏部尚书史不文。
她将目光往旁边移了移,不认得,又往旁边偏了偏,瞥了一眼站在马下的吴辉,这位高居马上之人想来应该就是京畿卫的统领了吧。
可惜,还是不认得,姑且先把脸记下吧。
那位统领马下的很利落,谢梓本以为像史不文这样年岁不在小的文官,这马下得纵然勉强保得体面,总也不会那么容易。
没成想,眼前所见倒是大大的出乎她的意料。
只见马上的人轻甩右臂,官服广袖借着力度在小臂上打了个圈,左腿绕过马身,左手借着前鞍桥的力,整个人从马上一跃而下,稳稳落地。
手臂一伸,袖袍落下,落落生风。
见了鬼了!
这举手投足之间,谢梓竟然从一个年逾不惑的男子身上看到了一丝潇洒不羁的风度。
“本官行迟,劳老大人受累了。”史不文稳步疾行,朝着李守矩而去,刚一停住脚步,就抬手作礼,连连称歉。
原本是官场上的客套行径,但史不文却做的诚恳而不逾矩。
史不文和李守矩担的均是六部尚书之职,从品阶上来说,都是正二品。
可李守矩到底比史不文年长不少,任尚书之职也比他长出不少年头,再加上李守矩此人本身在天下学子心中就有一定的声望,既要是从仕途的角度来看,也要从文人的角度着眼,这其中的分寸很重要。
不得不说,这中间的度,史不文此人在态度上把握的非常精妙。
谢梓无法判断此人的尊敬是出自真心,还是做给人看个图个名声,但她可以笃定,此人行事必然十分的谨慎周全、圆润世故。
李守矩的目光早已从谢梓身上收回,迎上向他而来的史不文,脚下纹丝未动,“文官于官道上纵马疾驰,史大人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