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看会议的结束,五城兵马司这次南下之行,也到了尾声。
地方治理权,属於武將的禁忌,肯定不能插手。
盐政改革的事,舞阳侯都没资格直接插手,李牧这种不起眼的千户官,
就更没发言权。
跟著发上一笔財,就差不多了。
盐业这块大蛋糕,那是大人物们的菜,他是一点儿也不惦记。
閒暇下来后,李牧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路,这也是五城兵马司一眾將领共同的烦恼。
为了战爭需要,大家在私底下不断扩军。
现在仗打完了,超额的兵丁,就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直接遣散掉,大家心里捨不得。
作为武將隨时都可能上战场,手中有一支可战之兵,那是弥足的珍贵。
全部转为家丁养著,又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若是下一步的职位是个肥缺还好,倘若去了一个穷衙门,养兵就是一件麻烦事。
除了极少数被战爭嚇破了胆子,想要回京任职的外,更多的人都忙碌了起来。
各种人脉关係纷纷运作起来,一时间书信乱飞,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去处。
作为眾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大腿,舞阳侯的营帐更是门庭若市。
李牧敏锐的发现,营地中的气氛发生了变化。
五城兵马司南下之行,成了军功生產机器。
隨便一名军官名下,都有几十上百个首级。
按照大虞律,眾人无疑是满足了武將升迁的基本要求。
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待晋升的將领,朝廷空缺的优质岗位肯定不够分。
何况除了五城兵马司外,京营同样是勛贵子弟的大本营。
这边斩获颇丰,那边的战绩更厉害。
大家都是关係户,竞爭起来只会更加激烈。
家族子弟少的还好,只要表现出了一定的潜力,就能够获得族中的大力支持。
最惨的是那些兄弟多的,兄弟、堂兄弟、叔伯子侄好些人都在军中任职,又恰好同时面临普升需要。
有限的资源无法覆盖到所有人,朝廷也不允许一家独大,註定有人要在仕途上做出牺牲。
同族兄弟尚且会因为个人仕途,影响私底下的关係。
往日的同僚朋友,一下子变成了仕途上的竞爭对手,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
相对大部分同僚来说,李牧的情况算是好的。
虽然不是侯府的嫡系,但架不住他表现出了足够的潜力,受到了镇远侯的重视。
家族政治资源分配看血脉,同样也看子弟的潜力。
给谁不给谁,当家人有很大的话语权。
优先培养族中最优秀的子弟,符合家族的整体利益,其他人也没话说。
作为五城兵马司的首功之臣,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衙门的脸面,同时也代表著舞阳侯的个人倾向。
兵部和都督府在考虑人事任命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具体到哪个位置,还需要幕后进行博弈,但起码不会太糟糕。
在眾人爭先钻营的时候,李牧反倒是閒了下来。
就连抓捕黄仁龙的行动,都被无限期的搁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