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卿,賑灾治河之事,朕就交给你了!”
永寧帝果断拍板道。
理智告诉他,不能任由群臣爭吵下去。
如果今天拿不出解决方案,再吵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朝廷可以拖,但灾民们拖不起。
賑灾行动,每拖延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灾民加入叛军。
“臣,遵旨!”
谷嘉熙硬著头皮答应道。
事实上,他也想效仿徐文岳装病的,怎奈事先没有准备好辞呈。
何况同样的招数用一次就够了,跟著重复使用,很快就会被人找到破绽。
他可不是先帝任命的辅臣,没有那么厚实的政治资源,可供他挥霍。
哪怕心里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先接旨。
“爱卿有什么需要儘管提,只要是朕能办到的,无所不允!”
永寧帝满意的说道。
这才是他的肱骨之臣,如果都像徐文岳那样,遇到困难就退缩,天下还怎么治理。
“陛下,灾民数量太过庞大,免不了有人作奸犯科。
除了賑灾物资外,臣还需要军队辅助。
恳请陛下江南总督、闽浙总督麾下,各自抽调两镇兵马隨行,以便能儘快稳定地方秩序。
为確保賑灾物资按时发放,恳请陛下派出御史和锦衣卫从旁监督。”
谷嘉熙想了想说道。
坦率的说,他真心不想拉上御史和锦衣卫。
可是没有办法,这次賑灾调集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没有人在旁边监督,皇帝是不会放心的。
与其皇帝秘密派人盯著,不如自己主动提出来,以便获取主动权。
“爱卿的要求,朕都允了。”
“賑灾事关重大,赖爱卿亲自带人走一趟,协助谷爱卿的工作。”
“河南地区锦衣卫,暂时在钦差大臣帐下听令。”
……
一连串的圣旨下达,赖耀华脑袋瓜子嗡嗡的。
他可是要入阁的人,此时下去賑灾,岂不是前面的努力全部都白忙活了。
可惜现在这种场合,轮不到他拒绝。
身为左都御史,本职工作就是监察百官。
短暂失神之后,他迅速反应了过来。
皇帝这是在故意报復!
他担任左都御史期间,下面的“御史”,就没少找皇帝的晦气。
前面的万阁老案,御史们也是衝锋在前。
百官的逼宫行动,同样是他们居中串联的。
有厂卫为耳目,都察院乾的这些事情,根本瞒不过永寧帝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