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陕西那边,只要扼守好潼关,想来不会出大问题。”
兵部尚书罗泽风当即给出了方案。
只不过这一次,群臣都犹豫了。
京营的力量,早就不復巔峰时期。
上一次北虏入侵,给京营造成的损失,至今都没有恢復过来。
倒不是勛贵系不重视京营,主要是事有轻重缓急。
朝廷的財政,优先支持九边,南方平叛的经费都是自筹。
连带著京营的拨款,也受到了影响。
一直到战爭结束,朝廷財政好转,京营重建工作才提上日程。
偏偏勛贵系几位大佬都不在,剩下人威望不够。
在具体执行上,內部经常扯皮,进度非常缓慢,
现在只能说恢復了人数,至於战斗力几何,谁也说不清楚。
在北虏隨时可能入寇的当下,一下子抽调四镇兵马离开,京师的防务怎么保障。
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鑑,可没有人敢打包票说一一北虏打不进来。
同以往一样,遇上棘手的难题,大家总是习惯性的拋给皇帝。
“如果诸位爱卿没有不同意见的话,那么就这么办吧!”
永寧帝想了想说道。
相比群臣,他是最乐观的。
倒不是心態强大,主要是下面的人喜欢报喜不报忧。
在永寧帝眼中,帝国现在的局势总体向好,河南叛军只是皮癣之患,翻不起大浪来。
长城防线早就修復完成,足以把北虏挡在长城之外。
上一次北虏打进来只是意外,现在边军做好了准备,敌人过来只会撞的头破血流。
可在有识之士眼中,情况却是截然相反。
防线看似修復了,可那只是下面人上报的,具体情况谁也不清楚。
要知道在防线修復过程中,户部的拨款不光打了折扣,拨款也不及时。
在这种背景下,前线的官员能按时修復防线,要么才华横溢,要么就是豆腐渣工程。
倒不是这些不知后果的严重性,恰恰相反正是他们太清楚后果,才会选择搞豆腐渣工程。
朝廷限期修復防线,完不成任务是要获罪的。
上面剋扣经费,那是系统性的贪腐。
掀开盖子,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左右都要倒霉,不如乾脆赌一把。
防线那么长,只要北虏不从自己负责的区域突破,那么这一关就算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