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外戚有威胁,不等於其他势力就没威胁了。
从古至今,经歷了眾多政治变革,期间主导政局的团体不断更替。
任何政治团体做大之后,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恭喜陛下!”
“自古贤臣配名君,有舞阳侯……”
没有丝毫犹豫,汪逸风果断送上了一通马屁,拍的永寧帝神清气爽。
“陛下,內阁四位大臣和六部尚书,在后殿等待您传唤。”
御前太监的声音响起,结束了这段美好时光。
“带他们过来吧!”
永寧帝当即回应道。
能够让內阁和六部一起找过来的,必定是大事。
作为一名勤政的皇帝,他不允许自己的携带,影响到了朝政大事。
……
“臣等拜见陛下!”
说话间,眾人齐身行礼道。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赐座!”
吸取了上一次阁臣猝死的教训,凡是有老臣覲见,永寧帝都会赐座。
儘管当著皇帝的面,坐著未必能有站著舒服,但政治作秀不能少。
“臣等谢过陛下!”
仿佛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群臣齐声回答道。
“诸位爱卿,这么急著过来见朕,不知所为何事?”
永寧帝关心的询问道。
“陛下,勤王大军抵达了通州。
现在前线战事紧急,请您下旨让舞阳侯立即带兵,赶赴前线主持大局!”
兵部尚书罗泽风率先开口说道。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得知北奴入侵的消息后,北地的士绅大户们纷纷外逃躲避战乱。
偏偏大虞基层治理,以士绅豪门为根基。隨著这些人离开,基层也乱成一锅粥。
衙门中许多吏员,跟著闪人跑路。许多地方官,直接沦为光杆。一些胆小的官员,也混跡在逃难人群中。
除了少数能力强的官员,组织起了防御外,勉强保住城池外。
北奴南下一路横扫,沿途几乎没有受到像样的抵抗。
寄予厚望的大同镇、蓟州镇、宣府镇,全部都和纸糊的一样,被敌人打的节节败退。
前线战事告急,求援信雪般从各地飞来。
朝野上下都在向兵部施加压力,逼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
一旦让北奴打进顺天府,再次兵围京师,后果不堪设想。
舞阳侯的勤王大军,成了兵部上下最后的救命稻草。
“勤王大军千里迢迢的赶来,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