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不佑我大虞啊!”
看著手中的情报,景国良仰天长嘆道。
最糟糕的局面,终归还是发生了。
本该积极善后的永寧帝,在这一事件中,再次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
既想要趁机清洗朝堂,换上听话的自己人,又不想过分得罪文官,影响到自己的名声。
现在还等著他入京收拾烂摊子,完成借刀杀人。
洞悉了真相,景国良整个人都麻了。
换成一位有魄力的主,早就在朝堂上进行大洗牌。
调舞阳侯北上抵御北虏,这是文官们逼宫的结果,出了事自然要负责。
勛贵们都闹了起来,完全可以挟大势,进行人事调整。
先把六部尚书换成自己人,掌握朝中的实际权力,再逐步更换內阁。
稳定了朝政,再以反腐之名进行调查。
朝堂上就没几个清白的,责任人全部都能框进去处理掉。
换个罪名,也是顾忌朝廷顏面。
既可以安抚住受伤的勛贵,又能让文官们没话说。
毕竟,要顾全大局。
其他人可以牺牲,文官高层同样可以牺牲。
新提拔起来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权力,会帮皇帝把事情办妥。
即便闹出了乱子,也可以让厂卫抓人。
在这个问题上,闹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勛贵们都会支持皇帝。
可惜永寧帝怂了,白白错过了拉拢人心的机会。
后续就算把涉事官员,全部处理掉,勛贵们也不会念他的好。
文官们同样不会念他的好。
谁让他只是拖延时间,並没有实质性的予以支持。
夹在文武中间,皇帝可以充当仲裁者,也可以站队某一边,唯独不能和稀泥。
“国公爷,隔墙有耳呀!”
章师爷开口提醒道。
通州就在京师门口,到处都有厂卫的耳目。
这种接待驛站中,更是少不了厂卫的人。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上报。
“怕什么!”
“老夫行得正,坐得端,还怕小人中伤不成。
这就是老夫有感而发,到了朝堂上老子也敢这么说!”
景国良故作赌气的说道。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有反应,才是问题。
私底下抱怨几句,反而能让皇帝安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