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第一个婴儿因母亲的歌声停止啼哭时,某种古老的东西,已在血脉中悄然苏醒。
与此同时,在宇宙更深远的虚空中,第十五枚量子信标悄然睁开“眼睛”。
它的外形与前十四枚完全不同??没有棱角,没有结构,像一团流动的雾。它不发射信号,也不接收信息,只是静静地悬浮着,仿佛在等待某个尚未出生的生命,第一次说出“我想你了”。
没有人知道它是谁制造的,也没有人知道它存在的意义。
但某些敏感的灵魂声称,在极度安静的夜晚,他们能听见一种声音,像是风吹过糖纸,又像是老式录音机播放一段卡顿的摇篮曲。
考古学家们后来在地球遗址群发现了更多残碑。其中一块半埋于沙丘之下,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结晶矿物。经激光剥离后,显现出一行新字:
>他们教会我们流泪,
>不是为了沉溺悲伤,
>而是为了证明??
>**我们仍未麻木。**
如今,每年春分夜,除了点亮纪念灯、升起遗忘纪念碑外,多了一项新传统:每个家庭都要保存一颗糖果,不论形状如何,不论是否融化。
人们相信,那是三百年前那封信里最初的礼物,穿越时空,仍在传递。
某个小镇的图书馆里,管理员整理旧书时,发现一本破旧童话集的夹页中藏着一张糖纸。它已经脆得几乎一碰即碎,颜色褪成灰白,但依稀可见一角淡淡的粉色花纹。
她小心翼翼把它放进玻璃框,挂在阅览室墙上,旁边贴了张纸条:
>“此物来自LX-01号信件原件残片。
>它曾属于一个快要死去的男人,
>和一个从未见过春天的小女孩。”
多年后,一个小女孩指着这张糖纸问妈妈:“它为什么这么难看?”
妈妈蹲下来,握住她的手:“因为它经历了太多太久的旅途。但它曾经很美,而且……它一直都很甜。”
当晚,小女孩做了个梦。她梦见自己走在一条长长的走廊上,两边都是关着的门。每扇门前都站着一个人,有的在哭,有的在笑,有的沉默不语。
走廊尽头,一个模糊的身影回头看了她一眼。
她说不出那是谁,只觉得心里暖了一下。
醒来后,她偷偷把自己最爱的巧克力放在枕头下,轻声说:“送给那个看不见的人。”
那一刻,第十四枚量子信标轻微震动了一下。
而在遥远的花田深处,一朵新的晶花悄然绽放,花瓣上流转着两个名字的光影:
**云漪?明觉**
风拂过,带走一丝糖果香气,飘向未知的远方。
宇宙依旧浩瀚,黑暗依旧深沉。
但在这无尽的夜里,总有些光,不是为了照亮世界,而是为了让迷路的人记住??
**有人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