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由于在学校里需要穿校服,这些衣服出场的时机并不多。
但她希望她们能够拥有一身体面光鲜的衣服和舒适的鞋子。
离开学校后,许锦荣去了附近的商场。
但按照导购的推荐选了运动服和鞋,将统计好的尺码交给导购员,导购员拿出了几十套同样的衣服和鞋子,只在男女样式和尺码上面做了区分,没有太多的款式区分。
这样或许会造成小小的撞衫,但学生们在学校里面只能穿校服,避免了这种尴尬。
除此之外,她又购买了保温杯、卫生巾、安睡裤等日用品。
许锦荣一鼓作气,找人打包物资,将这些物资送到了学校。当天晚上,学校的学生们就拿到了这些资助物资。
季若南是其中之一。
季若南其实觉得自己的家中不算贫困,小她几岁的弟弟脚下的鞋子一双500元。这种情况下,她实在说不出家中贫困的话。
可是家里不贫困,她贫困。
在老师说有好心人会来资助学生,有贫困的人可以报名,填写贫困申请表。
季若南犹豫了很久,她家里的条件不错,称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也算正常家庭。
按理来说,她是不应该去争取这个名额,挤占其他贫困生的资源。
可是她实在贫困。
家里一个月只给她300块生活费。她是女生,即便有意控制饭量,一个月300元也着实紧凑。
更别说作为一个初中生,季若南已经来了月经,每个月都需要额外支出一笔卫生巾的费用。
所以季若南还是报名了,她在报名表上写明了自己的情况,她如实写下了自己的生活费和生活现状。
季若南想,她实在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贫困的范围,就这样吧,就老实写下自己的情况交给老师学校审核。
不知是否算是意外,在下午时她被老师叫到了小礼堂,收到了200元的现金。
和她一样的还有很多学生,其中大部分人纪若南并不认识。
不仅如此,她们还被校长告知,资助她们的姐姐为她们充了300元的饭卡。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每个月都将按照300元饭卡加200元现金的方式对她进行资助。
每个人的额度不同,季若南拿到了200元现金,旁边有些学生拿到了更多的现金。不过她非常知足,200元现金就已经够了,每个月500元已经足够她花了。
资助她们的姐姐统计了她们穿衣服的尺码,看样子似乎还会为她们捐赠衣物和鞋子。
想到弟弟在她面前炫耀的那双几百元的鞋子,季若南心中升起一丝埋怨的情绪。
她生出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这些资助是私人的,她没有告诉家长,也不需要家长提交什么证明材料。
既然如此,那就不告诉家长了。
季若南是不敢说的。如果说了,她想父母极有可能不会再给她生活费,原本每个月300元的生活费很大可能会被断掉。
况且家中明明不穷,如果告诉父母之后,她的生活费来源全部来自资助他的姐姐。
季若南无法接受这样的情况,这会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吸血鬼,在索要不属于,不该属于她的资源。
分明该赡养她,给予她额外生活费的应该是她的父母,而不是面前这个和善的姐姐。
季若南攥紧了手中的200块钱。
想到父母丝毫不关心她的学习情况,不会主动和学校老师联系,不认识学校里的人。她的胆子便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