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观测穹顶内,星光透过巨大的透明合金洒下,为林风能量流转的躯体和莉兰娅博士冷静的面容镀上了一层清辉。她手中的数据板闪烁着复杂的图谱和数据。
“林风阁下,”莉兰娅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多余情绪,“我们对您的能量场进行了多次扫描,发现其内部秩序与混沌能量的平衡并非静态,而是一种动态的、近乎‘呼吸’的共振。这种共振的频率极其微妙,与常规的宇宙能量波动差异显著。”
她将数据板展示给林风,上面是林风能量场的实时频谱分析图,两条分别代表秩序和混沌的能量曲线如同交织的螺旋,不断轻微波动,却又始终保持在一个奇妙的平衡区间内。
“我们初步推测,这种独特的共振模式,是您能稳定存在并高效操控能量的关键之一。”莉兰娅抬起淡银色的瞳孔,首视林风,“如果能进一步理解这种共振的机制,或许不仅能帮助您优化控制,甚至可能对高等能量生命形态的研究产生突破性影响。”
林风安静地“听”着,能量体表面的光芒随着对方的叙述微微起伏。
莉兰娅的分析确实触及了他能量结构的核心特点之一。
这种动态平衡共振,源于他多次在生死边缘对光暗力量的感悟与融合,尤其是最终与力场、晶核本源的深度结合,确实是他目前力量的基础。
“很有趣的发现,莉兰娅博士。”林风的意念平和回应,“那么,贵方的分析,对我目前的‘优化控制’有何具体建议?”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导向实用层面,避免深入探讨自身奥秘的来源。
莉兰娅似乎早有准备,在数据板上调出另一个模拟界面:“我们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数学模型,模拟了三种可能增强共振稳定性或效率的外部能量注入方案。当然,这需要您的配合进行小范围试验验证。”她提出的方案听起来很专业,涉及特定频率的能量微调场。
然而,林风通过“纽带”的敏锐感知,却从这看似纯粹技术性的提议中,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试探意图。
这三种方案中,有一种的能量频率设置,非常接近之前月球基地捕捉到的、那缕疑似“幽影”残留信号的某个加密频段!
是巧合?还是这位“守夜人”科学家,试图通过这种看似合理的研究合作,来验证什么?
她想试探林风的能量是否对“幽影”频率有特殊反应?这背后,是“守夜人”官方的指令,还是她个人的行为?
林风心中警铃微作,但表面不动声色。他没有立刻拒绝,而是表现出适当的兴趣:“很严谨的方案。不过,目前我的能量体尚在适应期,大规模调整可能存在风险。或许可以先从数据模拟和更基础的能量交互开始?”他采取了拖延策略,既不完全拒绝合作,也不立刻落入对方的节奏。
莉兰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很快便点头同意:“当然,安全第一。我们可以先从建立更完善的能量波动数据库开始。”她并没有坚持,显得通情达理。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就一些相对基础的能量操控技巧和宇宙能量环境进行了交流。
莉兰娅学识渊博,言辞得体,但林风始终保持着一种有距离的友善,谨慎地守护着核心秘密。
会谈结束后,莉兰娅礼貌告辞。林风独自留在穹顶,意识却己连接上月球基地的平衡之席。
“调和者,加强对‘守夜人’舰队,尤其是其科学小组活动的监控,重点关注任何异常的能量信号或通讯波动。”
“明白。同时,对那缕‘幽影’信号的追踪己有初步进展。信号源似乎经过多次中继跳转,最终指向的方位……与‘守夜人’第七守望舰队常规巡逻星域有部分重叠。”
重叠?林风心中一凛。这难道是巧合?还是暗示着“守夜人”内部,或者其管辖星域内,存在着与“幽影”残留相关的势力?
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守夜人”是敌是友,尚难定论。而莉兰娅博士的试探,更像是一个开始。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重建工作如火如荼。
第一批基于部分“守夜人”技术重建的星际探测器准备就绪,即将发射,目标是对太阳系外围及邻近星域进行更详细的勘探,为未来的星际航行做准备。
希望与危机,如同双生子,伴随着这支新生文明,一步步走向广阔的、充满未知的星辰大海。
而林风深知,作为“纽带”,他必须比任何人都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第一百一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