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展销会的热闹劲儿还没散,上岗村就迎来了一件天大的喜事,
省外贸局发来加急电报,港城那边的经销商看上了竹筒罐头,下了首批五万罐的订单!
消息一传开,村里跟过年似的,二柱子举着喇叭满村跑,喊得嗓子都哑了:“咱的罐头要漂洋过海咯!”
王富盛笑笑,毕竟是自己亲自打电话实施的,目的就是帮助上岗村的发展再提升一个档次。
那边要求罐头必须在20天内到货,还得符合一系列严苛的卫生标准。
他把村干部们叫到仓库,指着墙上的挂历说:“时间紧、任务重,大伙加把劲!从明天起,罐头厂三班倒,质量可千万不能马虎!”
第二天,罐头厂就跟打仗似的。
妇女们在流水线上削果皮、装果肉,男人们守着灶台熬煮、封罐,
二柱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负责搬运,累得直喘粗气还不忘贫嘴:“盛哥,等这批罐头卖出去,我能不能买辆自行车,以后送货就不用靠两条腿跑了!”
就在大伙干得热火朝天时,麻烦事儿来了。
第三天凌晨,负责质检的李婶突然慌慌张张跑来:“富盛!不好了!刚封好的罐头,有一半都漏气了!”
王富盛冲进车间,拧开几个罐头一闻,果然有股酸臭味。再检查封口,发现木塞和竹筒之间的缝隙比平时大了不少。
“这可怎么办?离交货只剩十几天了!”会计老王急得直搓手。
王富盛蹲在地上,捡起几块竹筒碎片仔细查看,突然一拍大腿:“最近潮气重,竹筒受潮膨胀,木塞就封不严实!”
他立刻下令停工,让大伙把竹筒搬到通风处晾晒,又派人去县城买防水材料。
好不容易解决了漏气问题,新的难题又冒出来。
第六天晚上,罐头厂突然停电了!黑灯瞎火中,二柱子差点打翻煮果酱的大锅。
王富盛举着手电筒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只有罐头厂这片没电。
“有人故意剪断了电线!”
他顺着线路找,果然在村口的竹林里发现了断口,还留着半截带牙印的电线。
王富盛心里明白,这肯定又是老对头搞的鬼。
他没有声张,悄悄让护村队加强巡逻,自己则带着周磊在暗处蹲守。
果然,半夜时分,几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摸到罐头厂附近。
王富盛一声令下,护村队的人举着灯笼冲了出来,把黑影们堵了个正着。
“又是你们!”王富盛看着被押来的几个人,正是县食品厂的手下,“上次在省城没吃够苦头?”
领头的家伙还嘴硬:“王富盛,你别得意!这次就算你们按时交货,也过不了质检关!”
王富盛冷笑一声:“我早就防着你们这手了。”
原来,他提前联系了省防疫站的技术员,对方答应在出货前驻厂检查,确保每罐罐头都符合标准。
闹事者一听,顿时泄了气。
解决了捣乱的人,王富盛带着大伙日夜赶工。
为了节省时间,他把自家厨房腾出来当临时加工点,母亲王凤莲和媳妇们也加入进来,帮忙清洗食材。
蒋小红一边削着黄桃,一边心疼地说:“富盛,你都三天没合眼了,去眯一会儿吧。”
王富盛却摇摇头:“这批订单要是搞砸了,咱村的名声就完了,说啥也得扛过去!”
终于,在交货前一天,五万罐竹筒罐头整整齐齐地码在仓库里。
省防疫站的技术员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竖起大拇指:“王主任,你们的罐头不仅达标,有些指标还超过了出口标准!”
装货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
卡车缓缓驶出村口时,二柱子突然扯开嗓子唱起了山歌:“竹筒罐头香又甜,漂洋过海赚大钱……”
惹得大伙哈哈大笑。